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6)中山里
訪問日期:民國89年6月6日下午1 點40分至3點50分
地 點︰受訪者自宅
受訪者︰李功復﹙35年次﹚
主訪人︰李秀芳
文化志工︰陳淑娥
訪談內容︰綜合性
主持人:
請教您中山里這邊是不是有那些角頭老地名?
李功復:哦這小地方有啊,李厝、中山里本里三塊厝、田寮、崙仔尾,大概就這些四個角頭老地名,但是現在多了一個新社區,就在三山國王肇霖宮那裡。
角頭姓氏是,三塊厝是姓楊、李、陳、張、蔡都有,田寮和崙仔尾這方面一律都姓陳。
聽說三塊厝姓陳、張、蔡是很久以前有一次大水災,由寶斗那邊搬來的,你爸爸住的田寮那裡,從後溪通到這裡來,原本都是溝底麼,連我這裡都是呂吶,你仔細看那
邊有個岸邊,這邊也有岸邊哦,溝是從那邊過來這裡的,溪湖就以前在中山里這裡有一個湖很寬闊,在三山國王廟對面那裡,現在已經填起來了,現在已經剩下一個
魚池,那湖大概有三甲多,湖中有沙洲,湖沒多深啦,湖底長一些水草啦,蓮花蓮藕芡實,樣樣都有啊,那裡魚很多,土虱抓就是幾百斤。
主持人:
我們這邊主要的信仰是不是都以肇霖宮為主?這麼大間的廟。
李功復:
都在澤民宮,以前廟是在大溪路的路邊,三、四年前才移到裡面,現在是蓋得最堂皇的廟。因為肇霖宮本來就屬於客家的,我們原本沒有份啦,因為我們沒有去那裡拜
因為信仰不同啊,他們的三山國王是客家的神明啊,我們是福佬,和他們不一樣啊﹗結果說在我們庄裡面,應該要拜拜,結果不合,因為福佬與客家的信仰就不同
啊。
這事是日據時代發生的,大概二、三十年前再開始去拜,不然也沒有份啊,對啊,所以才有份啊,結果反而他們那裡的,都快無份了,他們裡面反而沒有什麼人 過來啊,就放給我們來處理啊,所以現在大部分都是我們中山里的心在處理廟務,因為他們都有分靈回去,像祖牌、大王、二王、三王分四份回去。
這事是日據時代發生的,大概二、三十年前再開始去拜,不然也沒有份啊,對啊,所以才有份啊,結果反而他們那裡的,都快無份了,他們裡面反而沒有什麼人 過來啊,就放給我們來處理啊,所以現在大部分都是我們中山里的心在處理廟務,因為他們都有分靈回去,像祖牌、大王、二王、三王分四份回去。
明治時期稱彰化廳馬芝堡三塊厝庄土名三塊厝,明治四十三年轄區改為臺中廳馬芝堡三塊厝庄。大正九年十月一日地名變為臺中州員林郡溪湖庄三塊厝。中山里為戰後 所取雅名,交通線呈大字狀分佈,大溪路橫貫中山里,成功路縱貫全里,銀錠路向南聯絡「銀錠山」、「田寮」等聚落及員鹿路。中山里由頂三塊厝、三塊厝、銀錠 山、田寮等聚落組成,多以務農為主,像是栽種葡萄、蔬菜及水稻等。
漢人李氏到台灣墾荒,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與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設寨於台灣的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到台灣墾荒。當時有李魁奇為鄭芝龍守寨,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李姓入墾馬芝堡三塊厝
溪湖三塊厝(中山里)李氏大概也明朝年代就入墾溪湖,因無案可稽不能登載確實年代。下列搜集入墾溪湖李氏先人熱心地方公益、教育「李聲洲先生」事跡資料,供大家參考。
主要簡歷
精通四書五經,才高望重,埔鹽區成立時任命為埔鹽區長,改制後續任埔鹽庄長,任內發起好修、埔鹽、新水公學校創校,為埔鹽鄉文化先知,鄉之棟樑,功在桑梓。
精通四書五經,才高望重,埔鹽區成立時任命為埔鹽區長,改制後續任埔鹽庄長,任內發起好修、埔鹽、新水公學校創校,為埔鹽鄉文化先知,鄉之棟樑,功在桑梓。
溪湖國小創立於明治卅六年六月九日之日治時代,當時由溪湖鎮老前輩楊集先生、李聲洲先生捐地設校,校名為"溪湖公學校"。經二次遷移,昭和十五年改稱"中溪湖國民學校",民國卅四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為"溪湖國民學校",屬台中縣。民國卅九年台灣行政區域劃分改隸彰化縣,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時,改稱今之校名-彰化縣立溪湖國民小學。
草創時期
第三任埔鹽庄長
李功垂 先生
|
出生年月日不詳
|
學歷:台北國語學校畢業
|
就任日不詳 卸任日不詳
|
主要簡歷
李 聲洲之子,畢業於台北國語學校,曾任教師、埔鹽庄助役、第三任埔鹽庄長,卸任後擔任八堡農田水利會會長〈今彰化農田水利會前身〉,從事水利工作二十年建樹 良多。在這期間內本省經濟動盪不安,幣制迭有改革,在這風雨飄搖中,從事水利建設,立殊勳於田畝,對軍需民食有重大貢獻,曾受政府及農友贈匾數十面,功 在桑梓。
李 聲洲之子,畢業於台北國語學校,曾任教師、埔鹽庄助役、第三任埔鹽庄長,卸任後擔任八堡農田水利會會長〈今彰化農田水利會前身〉,從事水利工作二十年建樹 良多。在這期間內本省經濟動盪不安,幣制迭有改革,在這風雨飄搖中,從事水利建設,立殊勳於田畝,對軍需民食有重大貢獻,曾受政府及農友贈匾數十面,功 在桑梓。
本校位於花壇鄉的西邊,鄰近秀水鄉,先民李聲洲等文士為培育幼苗,於清光緒三年在現今校地,創建燕馬文祠, 奉祀文聖─孔子─開本地教化之基。本校教學設備齊全,E化教室、電腦教室、專科教室、無障礙設施、光明護眼、班級視聽設備等樣樣不缺,校園環境幽雅,是學 生快樂的學習園地;推動九年一貫課程,開展學生多元潛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培養健康快樂的全人學生,以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是我們追求的理想!
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
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台灣李姓排列第五。台灣各地到處都有李姓人氏,即使在人煙稀少的邊陲之地,也有李姓的後裔在繁衍。台灣李氏也來自福建和廣東。
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後為鄭芸龍所殺。台灣李姓並非一支,第一類是北宋大臣要綱之後稱為景仙李氏;第二類是河南李氏稱為兌山李氏;第三類是來自宋朝的雲南後稱為金山鄉李氏;第四類是燕樓李氏;約宋元之間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數最多。
最先到台的地福建人李魁奇,後為鄭芸龍所殺。台灣李姓並非一支,第一類是北宋大臣要綱之後稱為景仙李氏;第二類是河南李氏稱為兌山李氏;第三類是來自宋朝的雲南後稱為金山鄉李氏;第四類是燕樓李氏;約宋元之間這支李氏上在台李氏中人數最多。
堂號"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明清時,李姓已遍布全國大部分地區。移居台灣明代,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東渡台灣海峽,到台灣島求生存與發展。
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與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設寨於台灣的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到台灣墾荒。當時有李魁奇為鄭芝龍守寨,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將士數万人進入被荷蘭人佔領的台灣,經過8個月的戰鬥,趕走了荷蘭侵略者,於1662年2月1日收復台灣。此後,鄭成功
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推行屯田;隨從他前往的將士,也都留在了那裡,共同開發台灣。鄭成功在收復台灣的5個月後病死,其子鄭經嗣位,據守台灣至1680
年。
鄭氏父子入台、治台時期,有許多李姓人追隨左右,在收復台灣的戰鬥及開發台灣的事業中,做出優異的成績。
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誌》中的李姓人物就
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鋒鎮李茂,守衛澎湖的右先鋒鎮領兵副總兵李錫,右衝鎮李昂,為鄭經襲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師二鎮先鋒營副
將李富,總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將李芳,果毅中鎮下部司李升,遊兵鎮中營守備李忠,遊兵鎮管炮守備李受等多人。
《台灣通史》等文獻也有許多篇幅記述明鄭時期李氏的在台活動,如:永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號,始於1647年,鄭成功及子經、孫克塊沿用至1683年)十八年,明朝遺臣李茂春隨鄭經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里;永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達入墾大糠榔西堡潭;永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滄,獲准前往卑南(今台東)採金。
清政府領有台灣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不久,閩、粵李姓移民接踵擁至台灣中部;雍正、乾隆時入台人數日漸繁多,墾殖地不斷擴展。至清末,台灣的平原和盆地已經被開拓殆盡,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區求發展。
對此,《台灣篇》等文獻有較詳細的記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嬰進入鹿仔草堡開墾;康熙二十九年,閩人李陽,入墾他裡霧堡田頭莊;康熙三十二年,閩人李雲龍,入墾學甲堡(今台南縣學甲鎮);康熙六十年,粵籍義民李煥挺,居於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康熙末年,粵人李貞鎬,入墾哆噦咽堡前大埔莊;康熙年間,龍溪商人李元,入台灣府(今台南市)開設糖廊,號“李勝興”;康熙年間,南安人李碧,與黃放合墾於大糠榔西堡港尾寮莊;雍正九年,粵籍義民李伯壽,居於彰化阿束莊附近,大甲西社番變時不幸戰死;雍正末年,李、陳、郭、蔡、尤等姓,合墾於苗栗二堡苑裡;嘉慶初年,李、謝、林三姓入墾東螺西堡寶斗莊;嘉慶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墾奇萊荒埔(今花蓮縣);嘉慶二十三年,李、王、張三姓計140人,合力開闢井子腳的新鹽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墾奇菜荒埔……總之,三百多年來,閩、粵李姓絡繹不絕於台海道上,他們定居台灣後,披荊斬棘,鑿山闢田,為開發和建設台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說到五穀王的信仰,這是我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的傳統和代表,今天要給各位介紹一尊沒 ...
創立年代 (西元年):
1961
建立沿革:
訪問中山里里長楊平國先生(同時為本廟總務):本廟1961年(辛丑年)創建,但因地處大溪路與李厝巷路口,地小交通困難,於1996年拆除重建,1999年完工並安座入火。921地震後不再辦神明生、設宴請客。
清朝時,有七尊神明坐王船到大安靠岸,我們這裡的人到大安工作,將其中蕭府千歲迎回本庄,餘留在大安。約1950年時,神尊起駕說要找聯興弟,結果大家走了一天一夜,走到了大安環海宮。才知道蕭府千歲的來歷。
文武尊王、太保元帥原為本地某戶人家的私神,建廟後移到澤民宮。馬府千歲在大安環海宮,經常來找蕭府千歲(聯興弟),後來表示要來本庄救世,就打造神尊金身。天上聖母仍為第七鄰戶人家的私神。主祀神明:
蕭府千歲,陪祀神明:馬府千歲,文武尊王,太保元歲,中壇元帥,五穀仙帝,土地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