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9)東溪里(後溪2)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9東溪里(後溪2)

間:89年6月6日(週二/ 端午節),下午四點十分至五點整

點︰四塊厝湳陳淑娥父親住宅

受訪者︰陳秋鹽 大庭里人

陳文筆 東溪里人

主訪人︰李秀芳

訪談內容綜合性

主訪人:

請問怎樣稱呼您呢?

陳秋鹽:

  陳秋鹽。

主訪人:

您是海豐崙的人嗎?

陳秋鹽:

  對。

主訪人:

請問您娘家是在做什麼工作呢?

陳秋鹽:

  以前就在殺豬和開敢仔店,現在還有啊。

臺灣早期敢(竹仔店販售菸酒、食品、百貨、家庭用藥、童玩等(點入網路)

至於為什麼叫敢(竹仔店呢?因為早期店裡,以敢(竹敢)盛裝穀物、豆類等,人客可直接自敢(竹敢)仔取物交店家過磅,所以約定成俗,有了這個名詞,想來也是很 ...

日治時代專賣局煙草

敢仔店 (網路圖)

主訪人:

您小的時候都做些什麼事呢?

陳秋鹽:

  幫家裡的忙啊。

主訪人:

幫忙看顧敢仔店嗎?

陳秋鹽:

  對啊,還有幫忙殺豬。

主訪人:

您是什麼時候出嫁的呢?

陳秋鹽:

  十九歲。

主訪人:

是人家介紹的,還是自己認識的呢?

陳秋鹽:

  人家做媒的,以前都是人家做媒的。

主訪人:

幫您做大庭里的陳先生?

陳秋鹽:

  對啊。

主訪人:

然後您的爸爸媽媽怎麼說呢?就說好嗎?

陳秋鹽:

  對啊,就說好啊,人家說好,我也不知道,沒看過那個孩子啊。以前的人都是這樣啊!

主訪人:

您嫁來的時候是坐轎子的嗎?

陳秋鹽:

  對,坐轎子嫁來的。

參考圖文取材於網路

新娘轎 (網路圖)

裝飾華麗的「新娘轎」花轎後面懸掛米篩上繪八掛太極圖紋是辟邪之用.

女方陪嫁物品叫「嫁妝」內容除了衣服飾物及家具、寢具之外較為特殊的有:連翹、石榴,前者台語音與男性性徵諧音寓音早生貴子,後者多籽寓意多多孫:苧仔 線、棉紗、火炭、烏糖,這是預備將來分娩時用,另有分娩時穿著用稱為「生囝裙」;火籠,供公婆取暖禦寒之用;公婆鞋,孝敬公婆之用;最後是「尾擔」俗稱為 「子孫桶(台語稱謂腰桶,即分娩時用及屎桶、尿桶)等等。

月下老人 (網路圖)

娶某的故事 (滿洲娘 曲唱)

(媳婦仔送做堆)

一, 結彩祭祖過年晚 今夜阮要做新人

被送做堆入新房 呆勢面續紅

逗陣大漢 叫哥彼的人

今夜變成阮新郎。

(傳統古式迎娶)

二, 豬宰羊拜天公 八音鼓吹媒人婆

黃道吉日打大鑼 六禮古禮道

紅頂繡轎 迎娶舊禮路

古式迎親專步數。

(戀愛新式結婚)

三, 時代變遷擱進步 男女戀愛互思慕

媒人失業無發渡 餐廳排宴桌

公開設宴 賓客來祝賀

現代婚禮省禮路。

(法院公證結婚)

四, 舊式禮數都放棄 相愛雙人到法院

公證結婚結連理 公開受賀喜

完成儀式 雙飛旅行去

蜜月紀念富意義。

(網路圖)

主訪人:

是二人扛的,還是四人扛的?竹子編的還是木頭做的?

陳秋鹽:

  不曉得是二人扛的?還是四人扛的,忘記了。

主訪人:

擦什麼顏色的呢?

陳秋鹽:

  就是那種新娘轎啊。

主訪人:

有沒有很熱鬧,好比說八音吹啊?

陳秋鹽:

  以前都很熱鬧啊。

主訪人:

那麼您的嫁妝不是很多嗎?

陳秋鹽:

  普通啦。

主訪人:

嫁妝都有哪些東西呢?

陳秋鹽:

  衣服啦、縫紉機啦,一些有的沒有的。

主訪人:

這麼說,您會做衣服囉?

陳秋鹽:

  對啊,我會做衣服啊。

主訪人:

在那學的呢?

陳秋鹽:

  我有去學啊,在我們海豐崙那裡有人在教。

主訪人:

嫁到大庭里都做些什麼工作呢?

陳秋鹽:

  做事啊,播田啦、種芥菜醃漬鹹菜。

主訪人:

稻子是二冬嗎,冬尾才種芥菜醃漬鹹菜?

陳秋鹽:

  對。

主訪人:

這樣連續有幾年的時間呢?

陳秋鹽:

  前後大概有一、二十年的時間哦。

主訪人:

嫁到大庭里後,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比較有趣或辛苦的地方?

陳秋鹽:

  沒有啦,不會很辛苦啦,就東西仔(妯娌)三、四個,嬉嬉鬧鬧牛車一搭,就到田裡工作了,我們都會牽牛車,日子過得都還不錯啊,

(陳文筆先生加入。)

陳秋鹽:

  她在問一些過去的歷史啦,看你比較會說,你來說啦,我比較不會說啦。

主訪人:

阿伯,你好!

陳文筆:

  歷史要怎麼說?就一代一代傳下來啊….。

主訪人:

阿伯,您也是大庭里的人嗎?

陳文筆:

  我住在後溪。

主訪人:

後溪?是東溪還是西溪?

陳文筆:

  東溪。

主訪人:

東溪的一些角頭地名有哪些?

陳文筆:

  那一天有人在問說後溪地名是如何來的?我說,以前就聽說後面有一條溪啊。

主訪人:

是指那一條溪啊?

陳文筆:

  可能是指這裡四塊厝湳比較低漥的樣子,好像有個湖。在交流道那裡有條溝通到這裡,像這裡下雨的時候,排水情況都很不好。

主訪人:

西溪那邊有劉厝、洪厝…等等,東溪那邊有嗎?

陳文筆:

  東溪也有啊,像我住的就是陳厝大厝內、站列、莊厝、巫厝…。不過一般都只說後溪而已。

主訪人:

後溪永安宮和溪湖街福安宮,那一間廟比較早呢?

陳文筆:

  我們的比較早啊。

主訪人:

那天我們有去拜訪陳誥先生,他是說有聽上一輩的在說,福安宮就是都姓楊的比較多啦,後來我們這邊姓陳的過去後與姓楊的意見可能不合,所以就回來設立永安宮。

陳秋鹽:

  破庫快要百歲了哦。

陳文筆:

破庫九十五歲,他有個兒子是空軍總司令。以前後溪街就是常常火燒街,媽祖才會來鎮守看護地方,還有戊戍年大水災,媽祖婆為了救眾生,改變河道,違反天律,所以被處罰總共有六十年不能在永安宮坐殿。以前都聽老一輩在說這些典故。

主訪人:

這樣的話,那六十年期間,永安宮就沒有媽祖坐殿嗎?

陳文筆:

  對,神靈沒有在永安宮。不然以前興盛的時候,聽老一輩說,常有人來進香,就像來遊玩的情形是一樣的。

主訪人:

媽祖宮永安宮不是也有在拜王爺嗎?

陳秋鹽:

媽祖宮沒有拜王爺。

陳文筆:

媽祖宮的王爺我說給妳聽,王爺是我們庄裡的…。

主訪人:

您們的庄是叫什麼庄?

陳文筆:

  後溪庄。

主訪人:

後溪庄是指那裡?

陳文筆:

  從黃厝通到劉厝中間,就是後溪庄,包括劉厝、洪厝、施厝、莊厝、周厝、站列、陳厝、大厝內都是。現在靠近高速公路那邊有個巫厝庄,就是後溪的半個里加上巫厝庄合起來變成東溪里的。

主訪人:

那千歲為何會合併到永安宮的呢?

陳文筆:

  本來後溪是要蓋一間王爺間,永安宮不是只有後溪的哦,本來有十七庄在內,現在就是五個角頭,後溪一角、頂庄、大庭、尾厝各一角,本來中角也有,但後來因為太小,就被合併了,照輪擲筊一年一個頭家爐主,那時候就大庭在異議,不要讓後溪王爺併入永安宮,後來就有人說要蓋王爺間,但是輪到的角頭也要負責犒將,後來就放在二邊的室仔,是有人說王爺間不能合併到媽祖宮,所以才放在二邊的室仔,到底可不可以也不知道。

主訪人:

王爺是什麼時候開始奉祀的?是先人從大陸帶過來的嗎?

陳文筆:

  王爺是私人的,他也一尊請到私人廳堂奉祀、他也請一尊,後來就請在一起拜,最大的是朱府千歲,十月十二日這天很熱鬧,曾經做到七齣戲,康樂隊和電影等等。

主訪人:

朱府千歲是誰的祖先帶過來的?

陳文筆:

  水府千歲是我們祖先是和田寮旺、也就是陳萬福的父親他們奉祀的,水府千歲、邢府千歲和朱府千歲是多姓共有、薛王是姓施在拜的、還有清府千歲是姓 在拜的,大王公是姓黃的在拜。大王公是後溪有、頂庄也有,大家擲筊頭家爐主、請來請去,大王公並不算在五府千歲之內哦

參考文︰王爺是什麼?

王爺神像 (網路圖)

一般人除了稱呼王爺外,也稱呼王爺為王爺公、千歲、千歲爺、大人、老爺、大王、將軍、元帥、府千歲等等。在民眾的想法中,王爺直屬於天庭,是 代替玉皇大帝巡察各地善惡是非的欽差,並執行驅逐瘟疫和邪魔的工作,以維護地區人民的生活安寧。據傳,在中國明朝中後期時,福建沿海一帶地區,每到夏季 時,瘟疫盛行,肆虐百姓,而那時候的人,以為有瘟疫神在作怪,於是就祭祀有驅逐瘟疫和賞善罰惡能力的王爺,並建立了王爺廟。

主訪人:

那麼是什麼時候,才把五府千歲請到永安宮奉祀的呢?

陳文筆:

那是沒多久的事,是里長去把人家改的。因為每次千歲作生日,都要請到永安宮讓大家來拜,再請回去,所以里長他們就把它改成全部請到永安宮奉祀,然後統一十月十二日拜拜熱鬧。

主訪人:

那是民國幾年的時候呢?

陳文筆:

  沒多久的事啊,忘了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大概十幾年前的事吧,之前都是私人在拜的。

主訪人:

知道永安宮的媽祖婆是誰帶過來的嗎?

陳文筆:

  這個我不知道,那是很久的事情呢。

主訪人:

我們這邊都說後溪永安宮比溪湖街的福安宮還要早成立囉?

陳文筆:

  對啊,以前很熱鬧,但是常常火燒街,那時候有金仔店、裁縫店…什麼都有。

主訪人:

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呢?

陳文筆:

  日本時代的代誌,那時候廟很小間,因為很多信徒來拜,金紙很多。

主訪人:

日本時代?有比溪湖街熱鬧嗎?

陳文筆:

  我小時候去看過,什麼店都有,很熱鬧。以前的人在說,溪湖怕後溪發展起來,像我們後溪這邊有乩童,他們那裡就沒有啊!

乩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點入網路)

乩童是一種華人地區特有的職業,類似歐美國家的靈媒,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神明上身則稱為...

乩童又稱「童乩(網路圖)

乩童是一種華人地區特有的職業,類似歐美國家的靈媒,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神明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

臺灣,乩童又稱「童乩」,常見上身的神明,有三太子濟公等,在香港:有齊天大聖關公等,有時也有家屬的靈魂、孤魂野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當人、鬼、神之間的媒介外,還有收驚,有時甚至有治療絕症的用途(雖然其實際效果還尚未得到證實)。不過,亦有研究指出,臺灣的童乩,原本出處或範疇與道教乩童不盡相同,不論語源或出處比較接近南亞地區巫術。([1]

此外,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乩」。文乩起乩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醫病、解惑;武乩主要是幫信徒鎮鬼安宅,有時在街上看到手執五寶(七星劍、鯊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巡街繞境的乩童,就是武乩上文依據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轉載

未完待續

下次訪問東溪里耆老(3)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