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濁水溪故事(1)
濁水溪河道變遷 (詳文點入網路)
河道變遷}. 濁水溪河道變遷之考證. (自然因素) (歷史回顧) (變遷示意圖) (20年代變遷表) (20年代變遷圖). 前言-了解變遷的自然因素. 濁水溪自鼻頭仔下為起伏平緩之 ...
濁水溪河道變遷之考證
(自然因素) (歷史回顧) (變遷示意圖) (20年代變遷表) (20年代變遷圖)
前言-了解變遷的自然因素
八卦山頂為黃土台地,為彰化縣與南投縣的界線,其山脈東端的鼻頭山,高海拔400公尺,為本鄉境內最高峰,四周山峰如矛、峭壁如劍削。
濁水溪自鼻頭仔下為起伏平緩之沖積扇平原,在此平坦地形面上河流變遷是河川得自然特性之一,此因河流到下游堆積作用旺盛,當濁水溪出鼻子頭隘口後(出台地區), 坡度變緩,流幅變大,河水搬運能力變低,使原本由中上游侵蝕下來的砂石大量沉積,濁水溪中上游的侵蝕作用強烈,所以下游的堆積也多,有些主流河道高度甚至 比兩岸氾濫平原高,洪水來時河道易被堆高阻塞,強大的洪水力量使得河水往低處溢流,河流於是改道,又台灣中南部的降雨季節分配不均,每當豪雨則山洪爆發, 扇上河流遷徙更為頻繁。
扇上河流
濁水溪歷年改道多次,故能沖出如此廣大的三角洲平原,然而自清代記載一來,濁水溪之主流數度更換,名稱混淆。河道的的改道並不是可以容易預測的,因此河流變遷對聚落發展,土地的開發,均有莫大的影響,若我們了解歷代的濁水溪變遷,可以幫助日後我們更加的了解人與土地和河川這複雜的三角戀。
開闢洪荒的年代-康熙年間
早期文獻如康熙35年的台灣府志、郁永河的裨海記遊等書已對濁水溪下遊河道有了初步的描述,東螺溪、西螺溪、虎尾溪、三疊溪的名稱見諸文獻。然而,探討濁水溪下遊河道的變遷中,古今河流名稱的比對佔了關鍵性的地位。考證與對照後我們定,古書所指的東螺溪應為今日之西螺溪(註),而新舊虎尾溪的爭議亦於下詳述,至於其它對本篇無重要地位的河流於此不再討論。以就本篇的專題依時間順序論述。
濁水溪之名的出現-乾隆25年
乾隆25年的台灣府志中的:”清水溪、濁水溪,三疊溪…等”是首度有濁水溪的名稱出現的記載,並由本書確知其下游分為虎尾溪,東、西螺溪,但其相關位置或其餘資料則付之缺如,未有明文記載。
道光10年彰化縣志提到了虎尾溪、東螺溪與西螺溪,並記載了西螺溪的一條支流-三條圳,然而亦僅可得知此四溪流之間的相互位置,未見更詳盡的記載。若參照同年的台灣采訪冊可得知上述溪流的成因,並亦提及了濁水溪流道不穩定的情形,但未附有地圖,因此對其相互間的關係仍未清楚。
洪水後的地貌
新虎尾溪的爭議
台灣采訪冊描述了新虎尾溪的成因,但卻與雲林縣采訪冊(光緒20年)的記載有所出入。台灣采訪冊記載於嘉慶7年因連日大雨而有新虎尾溪的形成,但雲林縣采訪冊的記載卻是在道光10年才有新舊虎尾溪的分道。究竟是二者中其一有錯誤或是確實有二次改道,目前仍待考證。
清代的西螺溪
圖片來源網站 (點入網路)
清代的虎尾溪可說是可說是一條充滿神秘、危險的溪流,第一是因為虎尾溪經常氾濫 ...
由於考證的結果認為古文所指的東螺溪實際上是今日的西螺溪,在此前題之下,則古文中的西螺溪究竟是那條河川?今日是否有跡可尋?依道光10年的彰化縣志可知古文所指之西螺溪應為濁水溪的一個分流,而三條圳是西螺溪的另一條分流。至於濁水溪仍是以虎尾溪及東螺溪為主流,而西螺溪僅一分流而已。
主流的歸屬-古今對照
傳統上對於濁水溪主流的分部有多種說法(附圖1,2,3,4),如1947林朝棨~1971水利局的說法,於古今溪流名稱的比對上多有出入,因此於下流河道的變遷上造成不同的結論。今日我們網路常看到的說法多將古今之東螺溪、西螺溪予以混用,因此造成的結果是於乾隆末年到光緒24年間濁水溪的主流出現難以歸分的空白。而本篇引用張瑞津教授的文獻考證和古地圖對照,其認為當代的虎尾溪及東螺溪流路,實際上與今日的舊虎尾溪及西螺溪相似,故濁水溪的下游分流活動雖然明顯,但主流都是在沖積扇的中、南部間發生,而主流依康熙61年東征集的記載(註),可知主流是於現今的舊虎尾溪及西螺溪間擺盪。
光緒24年的大洪水
由康雍,歷乾嘉以至光緒24年間,濁水溪的下游應在今日舊虎尾溪及西螺溪間擺動,光緒24年洪水後則轉而為以今日的西螺溪及其北之麥嶼厝溪為主流,而以新虎尾溪為次,舊虎尾溪則因主流北趨,副加上人工築堤的緣故而逐漸沒落。此處的麥嶼厝溪實際上即今日的東螺溪,參照1904年的台灣堡圖集可發現其當時的規模與西螺溪不相上下,然而之後因人工開發的原故使麥嶼厝溪日漸縮小,新虎尾溪亦走上同樣的命運,使得西螺溪河床加寬,明確的取得濁水溪下游主流的地位。
由日治到光復
在大矢雅彥的論文中(濁水溪平野的地形與洪水,1964)提到:「1911年大洪,濁水溪平原受災,日本的技師們,為了免於濁水溪平原洪水之害,於西螺溪實施築堤,其餘的分流即麥嶼厝溪,北港溪….就分離了。」可以知道濁水溪因快速的堆積,使主流由南往北移。1911年發生大洪水後因人工築堤,主流束於西螺溪,其餘分流就分離了。民國元年日人成立「濁水溪治水工事事務所」,計畫分三個時期進行整治工作。民國5年以前為第一期,以應急搶修為主;民國6~15年為第二期,先以興建二水鐵橋上、下游兩岸之新虎尾、林內、下水埔等堤防以堵截舊濁水溪,次於西螺溪(濁水溪出口段)兩岸繼續增設堤防及護岸,束範河水導水入海,而形成今日之濁水溪;民國16~34年為第三期,按計畫繼續興建兩岸堤防、橫堤、導流堤及丁壩等防洪設施。
光復以後,濁水溪主要河段治導工作,由工礦處負責,民國36年台灣省水利局(現經濟部水利處)成立後始正式接管本溪之治理工作。(1)西元一九五二年,更加明顯地集中到今天的濁水溪。(2)西元一九六二年,濁水溪更集中在今天的水道出海。其他分流紛紛萎縮。(3)西元一九七九年,除了濁水溪「本流」之外,其他分流,萎縮到變成一般溝渠的「排水」水路。
◎歸結治水後的濁水溪特徵有a.麥嶼厝寮溪變小,下游河到分歧段離。b.西螺溪變寬大c.新虎尾溪河流變小,分流減少d.鹿港溪人工河道加長。
由日治到光復
年代 | 1904 | 1926 | 1952 | 1962 | 1979 | 2000 |
地圖 | 台灣堡圖集 | 地形圖 | 地形圖 | 地形圖 | 地形圖 | 地形圖 |
河 流 名 稱 | 草港溪? | 洋仔厝溪 | 番雅溝 | 秀水溪 清埔溪 | 洋仔厝溪 | 洋仔厝溪 |
台灣溝 | 鹿港溪 | 鹿港溪 | 鹿港溪 | 員林大排水 | 員林大排水 | |
濁水溪 | 麥嶼厝溪 (濁水溪) | 麥嶼厝溪 (濁水溪) | 濁水溪 | 舊濁水溪 | 舊濁水溪 | |
- | - | - | 中溪 | 漢堡排水 | 漢堡溪 | |
濁水溪 (分流) | 舊濁水溪 | 濁水溪 (舊濁水溪) | 濁水溪 (舊濁水溪) | 濁水溪 (萬興排水溝) | 萬興排水溝 | |
- | - | - | - | 後港溪 | 後港溪 | |
- | - | - | - | 二林溪 | 二林溪 | |
- | 魚寮溪 | 魚寮溪 | 魚寮溪 | 魚寮溪 | 魚寮溪 | |
西螺溪 | 西螺溪 | 西螺溪 | 西螺溪 | 西螺溪 | 濁水溪 | |
新虎尾溪 | 新虎尾溪 | 新虎尾溪 | 新虎尾溪 | 新虎尾溪 | 新虎尾溪 | |
- | 舊虎尾溪 | 舊虎尾溪 | 舊虎尾溪 | 舊虎尾溪 | 舊虎尾溪 |
※ -:地圖內未列名 ():上游名稱 A:當時之主流
從1904年到1979年濁水溪河道變遷圖 (取自張瑞津1985)
總結-回顧變遷的歷史與今日的面貌
濁水溪下游流路的變更,自康熙至光緒約二百年的歲月裡,河口由南向北遷移了45公里的幅度。比諸黃河,變遷的距離猶如小巫見大巫;但變遷的速度則能與黃河相抗其鋒了。早年,自然的力量塑造大地的型貌,清代末葉以後由於水利工程的開發,人類的力量塑造出濁水溪今日的面貌。
(註)張瑞津(1988):「根據清代諸文獻的記載, 當時已虎尾及東螺溪為主流,期間有西螺、三條圳等分流。就其流路而言,東羅溪流經樹仔腳、貓兒干、海豐港等聚落觀之,似指今日西螺溪。而虎尾溪經布嶼、白沙墩、志臺仔挖流路而言,與今日之舊虎尾溪相似。因此康熙、乾隆以至光緒24年間,濁水溪下游應再今日舊虎尾溪和西螺溪間擺動。此由康熙年間藍鼎元紀虎尾溪中『去年虎尾寬,今年虎尾隘,去年東螺寬,今年東羅澮』之詩句,及道光年間台灣採訪冊『虎尾為嘉彰之分界,相傳水流彰則彰年豐,流嘉則嘉大稔』之記載可證之。」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