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3)河東里6 (外四塊厝)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3)河東里6 (外四塊厝)

外四塊厝

地名沿革與

「外四塊厝」之名源於最早至此地開墾的劉姓、蔡姓、黃姓、許姓四姓墾戶,此四戶在此安身立命,便稱為「四塊厝」,而「外四塊厝」則是為與湖東里的「四塊厝」有所區別而稱。另依河東里文史記載,外四塊厝姓黃、吳、蔡、劉,車店庄及竹頭庄姓楊居多。


文獻歷史簡述

明治34年(1901),此聚落屬二林上堡田中央,聚落名為「外四塊厝」;大正9年(1920)隸溪湖庄田中央大字,聚落名稱仍沿用「外四塊厝」至今。現 「外四塊厝」以黃姓居民為多,以務農為主,種植包心菜、蔥等蔬菜。

位在河東里河東路281號的聖母宮,建於民國71年(1982),為「外四塊厝」之信仰 中心,供奉天上聖母。

聖母宮

外四塊厝無口述座談記錄

特推薦 河東社區(外四塊厝)歷史文物

河東社區位於溪湖鎮西邊,從北勢里二溪路以南至溪湖橋、是個典型農村社區,距離溪湖鎮市區車程約5分鐘。
河東里位居溪湖鎮最西側,東鄰田中里,西隔濁水溪與二林鎮相望,北以彰40(好金路)與埔鹽鄉相接,南與西勢里相鄰。里民源於其位在就濁水溪東側而稱為河東里。河東里主要以溪湖幹線排水而分南北,北有彰135甲、彰148(二溪路),南有彰132連絡溪湖鎮各里。
河東里為溪湖鎮幹線排水舊濁水溪所經,以生產蔬菜為主。
河東里主要分為「外四塊厝」、「車店」、「竹頭仔」三個聚落。「外四塊厝」位居河東里北方,距溪湖市街西2.64公里,西距舊濁水溪四百公尺;「車店」位居 「外四塊厝」東南方700公尺處,舊濁水溪河道東900公尺;「竹頭仔」位居「外四塊厝」東南1.78公里,舊濁水溪東700公尺,彰132沿線。

河東社區守望相助河川巡守隊 榮譽隊長吳春福

河川巡守隊成立於92年負責彰化縣【母親之河】東螺溪水質監督通報環保生態綠美化環保局評鑑95.6優97.8.9年第一名環保署 評比全國第一名守望相助隊成立於95年為協勤民力負責社區治安維護犯罪預防家暴防治社區防災等任務警察局評鑑96年甲等98年優等979特優內政部績優社 區9789全國優等100年標竿社區

恭喜本社區榮獲內政部100年度全國治安標竿社區

辛苦三年終於拿到標竿社區,這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大家繼續努力為社區打拼。

幸福農村大河戀曲漫談河東社區文史風情-﹙網路轉載﹚

大河戀曲-漫談「河東社區」文史風情

一條河流對於一地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地理上的切割分合,它對於一地區的人文發展更具有一種強勢而難以忽視的影響力,亦即大河、溪流對於毗鄰聚落的影響多會因應各地條件而呈現出不同的「人文與水文的牽繫」。

觀之於台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亦是彰顯如此特質,歷史上的濁水溪曾有三大分流:北條為「東螺溪」(舊濁水溪)、中條為為「西螺溪」(今濁水溪)、南條為「舊虎尾溪」,往昔濁水溪屢次大龍擺尾而有主流改道的紀錄,因此這三條分流皆曾為濁水溪之主流;直至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日本人導濁水溪源流匯入西螺溪,河道變遷趨於定型,以西螺溪為主流。 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濁水溪系流域蘊發了不少重要的的人文聚落,這些人文聚落莫不在濁水溪的孕育下而發展開來;一般說來,這些聚落由於毗鄰溪岸,土質肥 沃、灌溉取水便利,同時具有水運航行之便,由之具有地理位置與生存環境的優勢而隆盛發展,在東螺溪畔的多處人文聚落便是彰顯如此特質。

從河東社區與東螺溪的關係與其所展現的人文風情切入,企圖透過社區的文史調查來促發社區民眾對於自己家鄉的認同情感,從而建構「河東社區住民與土地的共生共榮之情感」、「住民與住民之間的情感聯繫」,作為河東里社區永續營造的發展基石。寄望藉由初步的文史調查訪錄發掘一些為人淡忘或是忽略的在地人文與鄉情,感染、促發河東社區的文史風華。

農村樂 (下面照片網路轉載圖)

美麗的舊濁水溪自然景觀

小河遊戲

源源不絕的水源灌溉著農田

大豐收(收割)

培育出道地有名的濁水米(曬榖)

綁稻草

農田遊戲

爌窯

稻草人創意比賽

休耕時的農田

獲獎名次隊長頒發獎金

外四塊厝文史風華結束。

「戊戌年大水災」補述(1)︰

入墾者與天災苦鬥 (七十年見聞記)

日治初期發生恐怖的戊戌年大水災189886日至8日三天三夜,加為濁水溪的支流清水溪,上游的草嶺潭潰決所造成的,猛獸般的洪水流路北移,使東螺溪成為濁水溪下游主流,後人叫做舊濁水溪。

暴風雨襲擊中北部,各地災情慘重,台中縣死亡九十五人,連縣廳、郵局、兵營也破損嚴重。湖仔內墾民以「戊戌年大水災」之名,永遠銘刻於心。

其慘害自幼耳聞長輩口述;

連三天,黑雲罩蓋天空,暗無天日的大地,狂風大作,如天破般的傾盆大雨,滂沱不斷,如世界末日來臨,恐怖感充滿人間,溪水暴漲,沼澤被淹沒,洪水侵吞田 園,四周宛如,汪洋大海,加濁水溪本流,提岸崩潰,洶湧滾滾的濁水,滲雜沙石淹蓋村庄,低地的竹頭仔庄,只見竹圍的竹尾在洪水中搖晃。

狂風暴雨,像世界末日橫掃人間,滾滾濁水,如千軍萬馬沸騰大地,

一夜之間,快樂天堂成阿鼻地獄,一日之隔,天倫之樂變永隔人間,

五谷流失,稻麥雜谷被吞失蹤影,六畜淹沒,牛流失豬沒雞犬不寧,

大地巨變,河流改道橋斷崙移位,人間慘情,茫然仰天徒嘆奈何天。

幸得親堂協力,將竹頭仔的災區親堂,人畜安置高處避難,減輕人畜傷亡。受此水災竹頭仔庄,全庄家財流失,牲畜隨水漂流,田園被淹蓋,一夜之間,地形大變,溪 流移西約三百公尺(原溪流域在,外四塊庄河東路西邊,現尚稱溪底園、溪底田都是當時溪的流域,現在也可見出有明顯的地段落差。),原沙崙消失,處處隆起, 淤沙形成的新沙丘。

全庄毀滅的竹頭仔楊姓墾民,多數移居他處。

水災後移居情形如下:

士琴公派下移居溪湖、埔鹽。

士丕公、文德公派下移居角樹腳。

方意公、士代公派下移居車店。

文保公、文閏公派下移居投奪頭。

仁澤公、文吉公派下移居山寮。

只少數在原地重整家圍,因此原初墾時的大集落處「竹頭仔庄」失去早期的熱鬧開墾基地氣氛。

三叔公記述 2001/7月

竹頭仔萬善

(溪湖三叔公寫真簿)


台灣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年代,阿狂厝楊姓大農戶持有竹頭仔與草埔境界耕地,發現許多已化成白骨的骨骸,據說其數約近百,地主雇人將耕地澈底翻掘,將骨骸撿收另 擇地遷葬,並在耕地祭拜此無主亡魂,附近農民也備祭品讚助陪祭,祈福,並為安撫此無主亡靈,地主在耕地就地建立小廟祭祀,地點是竹頭仔與草埔中間。

(溪湖三叔公寫真簿)

據當地民眾猜測,上記骨骸有可能戊戍年大水災時,由上遊漂流下來與當地的受難者,災後無人認屍而被埋葬在一處。

1898年戊戍年大水災造成,地形變動濁水溪西移、原溪位,因上流護岸崩坍,被大量滾滾下來沙土淹蓋,形成一遍沙埔荒野,原有沙崙多數隨大水流失,剩下竹頭仔村落一座大沙崙,及外四塊厝一條沙崙脈(現尚有崙跡可稽),溪埔後來被開墾,移除流木,搬石除草、剷平,造耕地,初期只能畑作拈甘藷、種土豆,後來數度開發水利設施,能普遍引入圳水後,漸漸改作配合糖廠插甘蔗、播稻等農作物,光復後農地經重劃後,元沙埔園現形成一遍良田。

「戊戌年大水災」補述(2)︰

關於戊戌水災,從二水到福興舊濁水溪沿途流經的鄉鎮,普遍流傳著「土地公劃溪路」的傳說。據沿途的耆老不約而同的表示,其年幼的時候都曾聽聞父老告訴 他們,在戊戌水災發生的前幾天,天空出現一條帶狀的紅光從內山一直延伸到海口,之後沒幾天就發生水災了,而水災發生後不久發生了「崩溪」的現象,從海口一 路往內山崩去(另一說為由內山往海口崩去),而這崩溪的路線,就正好是前幾天天空上那條帶狀紅光所經過的路線,因此鄉民普遍認為這是在天災之前土地公用紅 光在天上劃溪路以警示百姓水災要來臨,所以「土地公劃溪路」的傳就這麼流傳在舊濁水溪沿岸的鄉鎮。

而「崩溪」沿路從內山到海口的結果,就是有許多村落因為戊戌水災舊濁水溪河道「崩溪」,而整個村落給沖毀在滾滾洪流之中,沿舊濁水溪的河岸有許多的鄉 鎮都有這樣的例子。而除了「崩溪」將整個村落沖走之外,沿舊濁水溪河道戊戌水災淹沒的地區,還有許多「沙崙」,這也是因為戊戌水災的關係所形成的,洪水帶 來大量的泥沙,隨著洪水的退去,沿途堆積的結果就是出現這些「沙崙」,可惜這些「沙崙」大多因為都市計劃而被剷除了,僅剩少數一兩座可供後人憑弔,從這些 僅存的戊戌水災遺物中,我們發現其高度大約都有二層樓高,可見當時戊戌水災災情的嚴重性。 (網路轉載文)

河東里口述歷史全部結束。

下次登載舊濁水溪故事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