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1)河東里4 (竹頭仔1)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61)河東里4 (竹頭仔1)

河東里

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敦素公派下楊姓族群移墾歷程調查研究

【村庄/社區】調查記錄表A1-8 編號A1-90072108

1調查基地

竹頭仔 (今河東里之一部分)

調查人

李秀芳

2行政隸屬

以相關官方文獻資料整理為主

調查日期

90 721

3.()


調查日期



調查日期


04-

一校日期

90 81日(書信往返)


二校日期


4聚落型態

▓散村 □集村 □其它

姓名

出生年月日

性別

電話

住址

主要受訪項目

訪談時間

楊新出

明治47421

02-25932472

台北市蘭州街129-24

各項內容

1400

1600

楊英攸

41年次

02-25932472

台北市蘭州街129-24

各項內容

1400

1600

楊林月鳳

44年次

02-25932472

台北市蘭州街129-24

道路及產業

1400

1600

楊篤恭

18/9/5

048-853058

溪湖鎮湖西里二溪路一段276



5自然環境

聽老一輩的說,我們是因戊戍年大水災從竹頭仔搬到內四塊厝的,民國十二、三年搬回去的時候,西邊有個沙崙仔很高,約有二、三十公尺高,很長,後來不知不覺的就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小沙崙仔。

坪頂上面都是沙地,聚落的所在地,沒有湳窟。

那條溪就是沙崙到代馬中間那條。因為水水災河床刮沙刮深向代馬那邊,這邊才積起溪埔,才有人耕種,剛開始時溪埔都沒有發草,只有一些砂子和石頭仔,坪頂人家若有欠用或要蓋房子時,都會去篩砂石來用,如果出太陽的話,打赤腳是沒有辦法工作的,需要穿草鞋,不然沒辦法經過。

聽說代馬要渡河到竹頭仔來,以前有竹筏,從代馬開始划過來,一邊划一邊流到外四塊厝才能上岸。

以前從竹頭仔要到汴頭才有房子人家住,不然都沒有人煙。

參考資料

溪湖鎮重要歷史 (4)1898年戊戌年大水災() 2,日文揭示板。快刀乱麻を断つ。(點入網路)

...在西勢厝南邊,在舊濁水溪中心點的,北邊與南邊都有被流走,南邊比較多,在戊戍年大水災有三個庄頭都被流走。 西勢厝南邊、埤頭鄉,塗厝厝整庄被流走,豐崙村就是... - 相關資訊

6.老地名

竹頭仔大概分成三個部分,我們住的地方偏東邊,叫東邊,中間是老平叔他們,阿炭他們,屬於中間,稱為西邊(這是以我們住的地方的稱呼來看),西邊再過去的地方就是沙崙仔。西邊還沒到沙崙的地方有個小地名叫六分仔,有聚落的地方叫坪頂,南邊屬於溪埔(或溪底)。

在竹頭仔田地的範圍,還有一個庄頭稱為牛埔港,但於戊戍年大水災被沖毀了。崙仔厝湖和牛埔港距離不遠,但沒有相連,牛埔港比較靠近竹頭仔,崙仔厝比較靠近田中央,位於田中央的東南方,以前應該有人住,沙仔湖靠近番婆里。

7.族群分布動態

我們家就是戊戍年大水災時被水割走,才會搬到內四塊厝(現在的湖東里),那時整個竹頭仔的人都搬光了,搬到四塊厝的有十多戶,後來先搬回去的是西邊的楊林,火間的父親,他們什麼時候搬回去的我不清楚,反正我懂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回去在那裡了,「中軌」(台語,段的意思。)有位叫代仔,阿博、湖仔的父親,他們家和楊林他們家是最早搬回去的,本來戊戍年大水災時他們是搬到大突頭。

當初因為戊戍年大水災搬出的有到港尾、萬興、大突、汴頭、竹圍仔、內四塊厝、角樹腳、頂寮….

搬回竹頭仔時,就是在各人的土地上蓋房子,沒被大水割走的坪頂還有各人的土地,所以就各自回去重新蓋竹管厝。戊戍年大水災後溪水都還很大,常有水患,所以大家都不敢搬回去,直到聽說溪頭那邊水往西邊的溪流去,往竹頭仔這邊的溪頭就積起沙來,水才不會常常淹起來,所以竹頭仔的人聽了以後才敢搬回來,搬回來是什麼時候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很久了,我們家搬回去竹頭仔時我大概是1213歲,我是民國前一年出生的,後來陸陸續續大家都搬回去了,人口又增加,但二、三十年來,工商業發達,又都紛紛搬出去不少人。

以前的竹頭仔是屬於田中央,不屬於河東里。

住在竹頭仔的人以楊姓為主,都是同祖先,不同姓的是佃農,姓吳,其餘外姓還有姓陳的亦是佃農。

8.平面配置暨交通路線簡圖

請參見附件資料。

早期1950年代竹頭仔人過溪至港尾庄,利用如上圖簡陋竹材橋通往,牛車必須渉水過溪。

9.建築形式

當時剛搬回去時,都是蓋竹管厝,牆壁用竹篾編造糊上牛糞或泥土,擋風用。那時沒有瓦厝的,像乞丐寮一樣,格局都是正身護龍,三合院居多。到光復後,才慢慢有人蓋磚造房子的。

楊新出老先生他們家的竹管厝是拆內四塊厝早期的五分仔車站來蓋的。

古早厝三種

10.相鄰村落

東:西勢厝、草埔︰西北:外四塊厝(河東里)西南:溪埔,舊濁水溪南邊就是二林

北:車店庄、田中里。

11.友好鄰村

和鄰近村庄,關係都很好,尤其是車店庄,楊新出老先生說車店庄的老一輩的都很疼他。

原因說明:「楊瑞」瑞仔伯、銅仔伯,曾任里長、保正,因我們歷代都奉公守法,所以里長們都很喜歡我們。

12.敵對鄰村

無。

13.通婚情況

通婚範圍沒有特定的地方。

14.水利設施

從番婆庄三塊厝那裡引來的一條水圳,是水利會開的。

備註:民生用水是鑿水井取水。

15.寺廟︰

無。

16.各房奉祀之神明

雷府千歲︰從大突頭帶回來的,田中央也有拜雷府千歲,這是竹頭仔的公神。擲筊選出頭家爐主輪流奉祀的。

千歲由來 - Yahoo!奇摩知識+ (點入網路)

雷府千歲的由來及發源地啊祖廟在哪上網找ㄉ神像怎麼都長ㄉ不一樣提供真實ㄉ神像圖片

清水祖師︰戊戍年大水災楊木老先生檢到的,屬於楊新出老先生他們家族私人奉祀的。

17.戲曲與武館

竹頭仔車鼓陣(八音吹?)︰車鼓陣是在送媽祖的,人數約有十多人,雙丑雙旦、一個扶犁、一個當牛、一個演婆加上吹笛的約有十多人。訪問者問楊新出老先生,今年有五方陣出現,他說不知道這個陣頭。

18.教堂

無。

19.私塾

楊英攸先生的叔公祖楊木有在教漢學,教自己庄內的小孩而已

說明事項︰「楊黃老先生」黃仔叔公祖,老樹的父親,他認識的比較深、比較會解釋,但沒有出來教書。他也當過雷府千歲(楊英攸先生都稱為雷神爺公)的筆生。

20.學校

溪湖國小:光華里

湖西國小:大突里

學區先是溪湖國小(前身為溪湖公學校)後來改湖西國小,因小孩上下學需走經溝圳較深的路,比較危險,僅上一年後就再轉回溪湖國小

21.行政機關

無。

22.交通設施

沒有路。

說明︰我小時候的竹頭仔是沒有路的,都是走溝岸,車沒辦法過,只有人能通過而已。我記得十九歲到會社(註:即今之溪湖糖廠。)工作時,都是走溝岸,冬天的時候走到會社上班,都是一身汗,因為害怕,因為人家都會傳說,溪邊在天黑都會有歹物(惡靈)出來,那時到會社都是早上六點交換班,所以天沒亮就要出門了,下班時天也是都黑了,所以沒賺是沒錢,但要賺的話卻是快怕得要死。

楊新出先生的小兒子楊英攸先生說,他唸溪湖國小時,走到學校一趟的行程約三公里,大概要走一個小時,那時候放學時,都很羨慕住在溪湖街上的小朋友,因為他們都還沒走出校門,住街上的同學就已經在吃飯了,而我們則開始要回家,回家的路途則是感覺很遙遠,晚上黑漆漆,冬天又冷得要死,路又很難走,路上面有牛車輪溝,遇雨天常常滑倒,弄得全身都是泥,由於正路太難走,學生都會去走田埂路或溝岸路。

那時候都是牛車在走正路,溪湖街上有好幾家的牛車店,都在阿公厝六角印打鐵舖那附近,大概有好幾家,當時那附近都是賣農具的店家比較多,至於車店地名由來是不是因為做牛車的緣故,就不清楚了,因為車店那時並沒有牛車店。

楊英攸先生的太太說剛嫁到竹頭仔時,覺得竹頭仔像迷宮,且非常偏僻,常會迷路,後來有人教她說,從溪湖街上要到竹頭時,通通左轉就對了,要出竹頭仔去到街上時,則通通右轉就對了。這是二十五年前的情形,可見以前更糟糕,聽婆婆說更早以前要騎腳踏車載番茄和韭菜花去街上賣,那個路很難騎腳踏車,扶手都很難扶好,因為有牛車輪溝。

現在道路重劃,就完全不同了。

末完待續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