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作笠仔(編帽)

作笠仔(編帽)
作笠仔是農閒期婦女重要副業,溪湖地區日治時代就有風行此副業,從事此副業要準備,帽子頭、笠仔餅(木製模具)、笠仔桶、藤子等備用。
編帽原料為大甲蘭(蓆草)產於大安溪下流河岸,苑裡、大甲一帶,每年可收二次。
編織方式用人字型,編法與一般相同,由帽頂中心開始編起(謂起底),編完頂部後套上笠仔餅,固定於笠仔桶側面,繼續編頭頂部分,之後套於帽子頭,編帽平面遮日部(稱顯葉),不必修邊緣,織法分「拉一」、「拉二」。
溪湖地區放笠仔草(帽草)有「流仔」、「阿耀」等幾位,他們將一束一頂份笠仔草,分配婦女編織,定期回收,送交加工廠修邊加工處理。
編帽織料除大甲蘭草外,也有檜捻絲、漂白林投絲,此副業據說始於民國前十年,最盛時期是民國廿三年,從事工作者超出十五萬人,當年我還是七、八歲孩童,記的農村婦女以外,街面商店婦女也熱於從事此項編帽工作,一頂帽子約編織十小時,帽子有分粗、細織料因此工錢,約八角至一元二角,當時一斗米八角,相當好價工資,產量達一千五百萬頂。
所產帽子多數輸出日本,南洋一帶, 現製帽都機械化,此項副業已成歷史故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