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溪湖鎮史記(88):娛樂:歌仔戲:王寶釧 - 淚寫血書



溪湖鎮史記2017年修正版 

溪湖鎮史記(88):娛樂:歌仔戲:王寶釧 - 淚寫血書

仔戲約於1925年左右由鄉村進入戲院,並於1930年代達到所謂「內台歌仔戲」的顛峰。其歌仔戲劇團也在此階段自從業餘子弟班演進為半職業或職業戲團。
為了呈現演出效果,此階段的舞台技術方面已有華麗布景、燈光設備、機關特效等。在劇本及唱腔上,更引進多種戲本,以充實故事內容,演員則仍以女性為主。

1930年代歌仔戲風靡全台,因為戲中多情愛的描繪戲碼,曾引發台灣籍知識份子的非議,認為妨害風化,必須加以限制演出,甚至禁止。不過此議論,不但無法阻止歌仔戲發展,並在此階段回傳至閩南,甚至遠播至南洋。

歌仔戲特色哭調
哭調在歌仔戲的唱腔之中極為重要,林谷芳認為哭調是臺灣人特有的苦歌形式。臺灣人透過歌仔戲的哭調宣洩其生命中的悲痛,臺灣為移民社會,本身在戲曲中傳達的情感就比較不受古典美學的約束,渡海開墾的困厄兼以長期的殖民統治,所積累的生命苦痛,便透過哭調加以排遣。

而臺灣舊社會的女子,在傳統禮教與父權的約制下,歌仔戲的悲苦情韻更成為其情感的投射。哭調的表現形式常連綴許多曲子以組曲形式呈現,主要的伴奏樂器為洞簫大廣弦、臺灣月琴
臺灣各地都有其哭調,各冠以地名,如臺南哭、彰化哭、宜蘭哭、艋舺哭,另還有大哭、七字哭、都馬哭、廣東怨(陳冠華創作)等等。其基本形式仍是七言ㄧ句,而綴以虛字牽連屬引。

日治時期,野臺歌仔戲極受臺灣民眾歡迎,當時中國許多劇團來臺演出,歌仔戲吸收福州班的布景、連本戲形式,學習京劇的武打、身段和鑼鼓點,表演更加 精采。京劇當時在臺灣稱為外江戲,1910年代在臺灣曾流行一陣,1920年代漸趨沒落,來臺演出的劇團因此滯留臺灣,解散劇團,藝人轉而加入歌仔戲班, 使得歌仔戲融入武打元素。

許多戲院開始延攬歌仔戲班進入內臺演出,觀眾必須買票進場,戲院沿街廣播宣傳,藝人則乘車,搭配文武場踩街遊行。此一時期,歌仔 戲班常在戲院連演數月,在機關布景上極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龍噴水演出。1915年左右,辜顯榮購下日本人經營的淡水戲院,改名新舞臺,延聘戲班演出,膾炙一時。

歌仔戲
廖瓊枝,日據昭和十年生(民國二十四年),由阿嬤廖黃氏蘭撫養帶大,十二歲時參加子弟班「進音社」學戲,十四歲在「金山樂社」作綁戲囝仔。歷經歌仔戲外 台、內台、廣播、電視與舞台表演;一九六四年,隨「牡丹桂歌劇團」赴東南亞公演。她基本功夫扎實,唱腔優美、演技精湛,「哭調」聲情合一,如泣如訴,有 「台灣第一苦旦」之名。民國七十七年榮獲民族藝師「薪傳獎」殊榮,民國七十八年帶領學生組織「薪傳歌仔戲團」,後又獲「國家文藝獎」肯定。現全心投入於歌仔戲教學推廣的行列中,為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完)

民族藝師「薪傳獎」殊榮廖瓊枝演出王寶釧-淚寫血書錄影片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