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曲.民藝-太平洋戰爭(1)偷襲珍珠港
歌曲方面,作曲唐崎夜雨即鄧雨賢,為鄧雨賢在東京古倫美亞本社發表之名作品。
[歌詞]
♫ 島のバナナが喰べたいと 若い戦友の独り言
戦の済んだひと時は 僕も曙喫いたいな
♫ 月の露営の歩哨線 遠い夜空の海越えて
椰子の葉茂る故郷が いつか瞼に蘇る …
令美國人感到驚訝的是,美軍將領始終不清楚日軍航母發展究竟有多迅速。在最新一期的《海軍歷史》雜誌上,歷史學家喬納森·帕歇爾和邁克爾·溫格對這個問題給出了一個靠譜的答案,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使用多個運營商的飛機組合編成戰鬥機群,並採取蜂群戰術。這是美國所不知道的日本軍隊擁有的技能。
美國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對日本停止了一切的石油出口。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的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下進攻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加以干涉,因此必須給予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致命的打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了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日本的戰略重心從中國轉變為美國。翌日,美國對日本宣戰,並度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實施貿易制裁。12月9日,中國正式向日本宣戰。不久之後,除了先前與日本簽立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從此中國不再獨立對日作戰,抗日戰爭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美國加入二戰後以租借法案的名義通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甸、印度向中國運送作戰物資支持中華民國繼續抗戰。世界各國的介入主要是因為英美希望中國拖住日本陸軍主力。因此中國與英國簽訂了友
好同盟條約,並與英美等國簽訂廢除部分不平等條約,令重慶國民政府的國際地位上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台灣 |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台灣人即大批受日人徵用赴中國作翻譯、軍醫、軍夫等工作,至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起,台灣便被比喻做「不沉的航空母艦」,成為進攻東南亞的踏腳板,為兵員、艦隊、飛機、兵器、彈藥、糧秣等的集結基地,台灣總督府也順勢擔任經營華南,進入東南亞的角色。在南洋更大量使用台灣人充當各種專家或勞役及軍屬工作,一九四二年二月台灣人正式被選為日本兵,為數一萬六千五百人,一九四四年九月正式以徵兵方式徵得六萬三千人,但因海空為盟軍所控,大都無法外運。據戰後日本厚生省的資料,台灣人出身的軍人人數為八萬○四百三十三人,軍屬(含軍夫)人數為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人,二者合計為二十萬七千一百八十三人。死亡人數為三萬○三百○四人。 日本在一九四四年十月至一九四五年七月台灣集中大量的日本空軍戰機,由上圖可觀出有陸軍機場三十五處、海軍機場十九處,共計有五十四座機場。 日本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佔領了大半的太平洋,但其軍事優勢僅維持了七個月,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島之役,日海軍受到重挫。 此後日本即失去制海、制空權,美國的反攻施行越島戰術,一九四四年六月美國尼米茲將軍計劃是攻占台灣與廈門,並獲得羅斯福總統的贊同,但麥克阿瑟將軍則主張進攻菲律賓、琉球群島,二人經過四個月的協調後採行麥克阿瑟將軍的主張進攻菲律賓、沖繩,而對台灣僅重重地空襲,無美軍登陸。倘若當時美軍登陸台灣,則戰火的肆虐自不在話下,但歷史必然改寫。 一九四四年十月十日後的一星期間,美國飛機在台灣近海與日軍空戰,雙方共出動四千三百二十架次接戰,日軍以四比一落敗,損失戰機三百十二架。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大西瀧次郎中將下令以飛機攜帶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彈,連人帶機攻擊敵艦,稱為「神風特攻隊」。十月底在台灣徵召四十四名特攻隊員,高雄二十四名、台南二十名為「神風特攻隊」隊員,以「新高特別攻擊隊」之名有別於其他日人,並在岡山航空工廠製造特攻機。 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三日至六月二十一日美機大量轟炸台灣,完全封鎖台灣,使台灣無法以陸軍支援沖繩,雖然台灣進駐大量日本空軍乘隙飛往沖繩支援地面作戰,也無法挽回失敗的下場。 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向盟軍投降十月在台灣所繳交主要人員武器為: 戰鬥人員十八萬三千人,馬匹二千七百隻,步槍八萬四千支,重擲彈筒二千六百個、輕重機槍三千一百挺、野戰砲一千五百門,要塞砲八十八門,舟艇一百九十隻,艦艇十四艘,飛機九百三十八架,戰車七十六輛。 日本軍史承認二戰中日軍戰死185萬,包括太平洋上大批的整師團、整軍的覆沒,如記載在菲律賓戰死52萬,在沖繩戰死10萬,有18萬多日軍被英聯邦軍隊擊斃在緬甸、(含中國遠征軍擊斃1萬多日軍這一戰果),9萬日軍在中國東北被蘇軍擊斃。也就是說,約有120萬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軍擊斃, 占戰爭中日軍死亡總數的64%。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總計戰死185萬人(另截止投降時有10萬殘廢 傷員,這就是195萬這個數字的由來),其中在中國八年戰死40萬人。日軍在中國陣亡的人數占日軍死亡總數22%弱。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先后投入航空母艦25艘,被擊沉21艘。二戰中最大的軍艦、被認為是日本海軍象征的7萬吨級的“大和”、“武藏”號超級戰列艦也被炸沉。二戰中美國建造、改裝航空母艦150艘,除48艘送給英國外,其余大部投入太平洋戰場,完全是以雄厚的國力將日本壓垮。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戰死40萬人。 日本空軍大部也是被美國消滅, 日本投降時的兵力分布。投降時日軍總數720萬,其中“中國派遣軍”105 萬,佔總數的15%弱﹔日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占9%。在太平洋戰場向以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的南方軍和“國內軍”合計約550萬,占76%。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海軍驅逐艦以上大型軍艦300多艘,有90%被美國海軍擊沉,被擊沉的商船、油船也達90%,日本本土可以說被完全切斷了外援。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中歷任重要職位,進行了多項重大變更與改革,尤其是親手組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並策劃或指揮了數次戰役,例如珍珠港事件以及中途島戰役。山本在搭乘飛機前往索羅門群島前線視察的路上遭美軍P-38閃電式戰鬥機攔截,座機(一式大型陸上運輸機)被擊落。山本之死對日本軍隊士氣造成了沉重打擊。
甲級戰犯東條英機
從“滿洲事變”到日中戰爭,又發展到日美開戰,直至停戰的昭和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東條英機又做了些什麼?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如果把日中戰爭發展到與英美對戰的進程中產生的責任作為“開戰責任”、把明知不能取勝卻強行沖入日美戰爭,並且在必須及時控制局面時未能采取有效手段的責任稱為“續戰責任”的話,那麼在這兩方面,都必須嚴厲追究東條英機的責任。
指揮實戰
東條在昭和戰爭中首次登場是1928年(昭和3年)3月。當時作為陸軍省軍務局軍事課高級課員(現在的課長代理)的東條在由革新派軍部官僚組成的木曜會上宣布“要在滿蒙確立完整的政治勢力”。
木曜會的成員是畢業于陸軍大學、在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從事擬定國策的軍部精英官僚。東條與永田鐵山、岡村寧次等人一道試圖打倒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掌握軍隊中樞的長州(現在的山口縣)派,力爭建立國家總體戰體制和統帥權。特別是為了在日本樹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提出的總體戰體制,認為必須確保滿洲。作為木曜會成員之一的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主謀的炸死張作霖事件(1928年)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吹響了國家大改革的號角。
1931年(昭和6年)9月,發生“滿洲事變”時,東條是參謀本部編制動員課課長。其後,自1935年至1938年先後擔任了關東憲兵隊司令官、關東軍參謀長。這也正是從“滿洲事變”擴大到日中戰爭的時期。
在擔任關東軍參謀長時,東條參與了“滿洲國”總務長官星野直樹、“滿洲國”產業部次長岸信介、滿鐵總裁松岡洋右等人推行的殖民地政策。
1937年(昭和12年)7月,日中戰爭爆發後,東條發表強硬論,親率兵團進攻到內蒙古的察哈爾省。這是東條首次指揮實戰,依靠沖鋒一邊倒的戰術佔領了內蒙古。據說當時有眾多的中國人被處刑。
|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