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曲.民藝-日據時代-發聲.彩色(電影)

台灣四百年歷史辛酸錄(32):戲曲.民藝-日據時代-發聲.彩色(電影)

電影的發明
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英語: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國發明家
1887年,他在西奧倫治建立了更大的實驗室。在那裡他的發明更是多的數不完,其中較重大的有1888年的電影攝影機、1896年的電影放映機,和總共做了一萬多次試驗才成功的「愛迪生鎳鐵電池」。此外愛迪生也曾為美國政府研發化學材料,也接受私人委託,從事本土植物提煉橡膠的計劃,解決當時橡膠原料不足的問題。← 有聲電影放映機

早期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然而,電影發行商發現,在播放電影時有一個講評人來敘述故事、補上角色間的對話,可以更吸引觀眾。沒過幾年,播放的電影都會在下邊附上字幕,這樣就可以在演員「說話」時,表示出他說的內容。這使得講評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事實上,電影院老闆經常替換掉講評人,請樂師在電影放映時伴奏,若電影院有相應樂器的話,通常是鋼琴師或風琴師。伴奏的音樂應該隨時符合電影的情節氣氛。

"無聲電影"前集"溪湖座"已詳細介紹,不再重申述。當時無聲電影全靠"辯士"一流口舌來造成劇情高潮,如"英雄救美"日片"按馬天狗"加速推馬急奔救美埸景,配合緊張高昂辯士聲調,使觀眾尤其是囝仔大聲喚"加緊咧,加緊咧!!"那場景,可以說一部"映畫"精彩不精彩全靠辯士"口舌"之功


洋片有聲電影
有声电影是指有声音同步播映的电影,和无声电影相对。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发行,这部影片使靠的同步声音技术才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大享盛名。


中國有聲電影
1931年6月21日,又試映了我國第一部片上發音的有聲片《雨過天晴》。
有聲電影有“臘盤發聲”和“片上發聲”兩種技術。 前者是將聲音刻錄在唱盤上,放映時與影片同步播放,為電影配音;這也是世界上有聲電影最初問世時採用的方法。 誕生於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聲片美國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 後者則是今天普遍應用的在膠片上錄製聲音的技術。 由於成本和技術水平的原因,《歌女紅牡丹》採用的是成本低廉、製作簡單的臘盤發聲方法,因而,它實際上應該稱作是中國第一部“臘盤發聲”的有聲片。


後來,技術的進步允許製片人創作與電影畫面同步的音軌,使得電影進入了有聲時期。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音軌的錄製可以與拍攝電影相分離,但真人電影音軌錄製,許多部分是與拍攝畫面同時進行的。有聲電影發明後,無聲電影和電影院裡的樂師迅速銷聲匿跡。
第一部部有聲電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有聲电影宣传海报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电影《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1929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和百代唱片公司合作录音摄制"胡蝶"主演,并用民众影片公司出品,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1945):编辑

特別附錄
梅蘭芳

梅蘭芳

梅蘭芳戲裝
梅蘭芳18941022196188),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1],祖籍江蘇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中國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1907年搭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日偽漢奸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鬚,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2]他並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著販賣字畫和獎盃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台,盛極一時。[3]
1951年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承諾。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後一部京劇電影《牡丹亭》。[4]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病逝於北京。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1907年搭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日偽漢奸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鬚,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2]他並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著販賣字畫和獎盃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台,盛極一時。[3]
生前[編輯]
195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梅蘭芳舞台藝術》彩色電影時,由吳祖光執導了第1部彩色的梅蘭芳藝術生活紀錄電影片,配上王震亞作曲的管弦樂,在同1部電影的崑曲《白蛇傳·斷橋》前面播映。
1951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
生前[編輯]
195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梅蘭芳舞台藝術》彩色電影時,由吳祖光執導了第1部彩色的梅蘭芳藝術生活紀錄電影片,配上王震亞作曲的管弦樂,在同1部電影的崑曲《白蛇傳·斷橋》前面播映。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承諾。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後一部京劇電影《牡丹亭》。[4]196188凌晨5時,梅蘭芳病逝於北京。
梅蘭芳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中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以他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戲劇表演體系之一。


有声电影
日本的有声电影始于1931年,而银幕的全部有声化则到1935年才完成,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此后,被认为是有声电影初期代表作的影片是田具隆的《春天和少女》、稻垣浩的《青空旅行》、岛津保次郎的《暴风雨中的处女》和衣笠贞之助的《忠臣藏》。
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日本电影界出现了东宝、松竹和1942年根据“电影新体制”而创办的大映公司之间的竞争,形成鼎立局面。
日治時期臺灣上映的雄市電影以日本電影為最大宗,1930 年代同時也是日本電 影的黃金時代,日本片廠開始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發展出獨特的「時代劇」電影類 型。「時代劇」電影以講述武家傳奇故事、武士精神、浪人生活等等為核心,《丹 下左膳》、《鞍馬天狗》、《宮本武藏》等系列作品在臺灣上映時十分叫座,
時代劇明星演員:大河內傳次郎、嵐寬壽郎、阪東妻三郎、片岡千惠藏、市川右太衙門、長谷川一夫等六大主演級巨星
現代劇明星演員:鈴木傳明原謙,佐分利信,佐野周二,德大寺伸栗島すみ子岡田嘉子田中娟代、原節子、山田五十鈴桑野通子、高峰三枝子,高峰秀子
喜劇明星:古川綠波、杉狂兒、伴淳三郎横山エンタツ花菱アチャコ




特別附錄
人間國寶花柳章太郎
花柳章太郎

花柳章太郎女裝
花柳章太郎(はなやぎしょうたろう、 1894  明治 27年) 524 - 1965  昭和 40年) 16日本新派劇演 ​​員。藝名章魚、柳花洞。昭和時期活躍,以善於飾演女性角色出名,被稱為人間國寶,日本的梅蘭芳  [1]
1894524生於東京,原名青山章太郎。 1908年學演新派劇,19091月首次登台。 19153月在本鄉座演出的《日本橋》 中扮演千世而一舉成名。 19355月創建新劇座,193911月與伊志井寬等人組建新生新派劇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花柳章太郎領導新派劇團,在堅持新派劇的陣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表演細膩優美,創造了新派劇旦角的表演體系,同時,開闢了男角和老旦表演技巧的新領域。 他在《 殘菊物語 》中扮演菊之助,被譽為傑作。 昭和初年,由於他的貢獻使新派劇獲得新生。
花柳章太郎從獲1955年度的藝術院獎開始,先後獲獎13次。 1960年因新派劇旦角的出色表演而被政府授予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者(文化國寶);1962年被選為藝術院委員,1964年被授予文化功勞者稱號。
花柳章太郎擅長飾演的角色還有:《瀧白絲》中的白絲、《岔路》中的桂子、《明治一代女》中的阿梅、《鶴八鶴次郎》中的鶴次郎、《女老闆》中的惠美等。 他還著有《水中花》、《紅盤子破盤子》、《技道遍路》、《淡藍色幕布》、《雪木屐》、《和服·頭簪》、《後台佈簾》等著作[2 ]     程

電影彩色化[編輯]
發展最後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於1930年左右的引入。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更是個逐漸轉變的過程。佳人隨著彩色技術的改良,越來越多的電影是彩色的,到今天,可以說已經基本沒有黑白電影了。不像攝影,出於某些考慮用黑白膠片比較好,拍電影幾乎沒有不用彩色的理由。極個別的例外,例如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辛德勒名單》,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麥可·哈扎納維希烏斯《大藝術家》,通常都是出於其他藝術考量。
洋片代表作"亂世佳人".又名"隨風飄去"每年重演一次日片代表作"忠臣藏"又名四十七義士"重拍再重拍數次

電影院革命[編輯]

電影影片(菲林)通過放映機投射在闊銀幕上,傳統影片因技術問題,其影片長度每段僅夠播放十分鐘左右。以一部電影長達兩小時左右,需影片十多卷,為達到連續播放效果,電影院放映間皆配備兩架放映機交替使用。當一架在播放第一卷影片時,另一架得預備第二片的播放,第二架播放時,第一架播放完的影片得卸下回捲以備下輪播放,同時將第三片影片裝上,同時撇換燒損的發光電弧碳精棒,當時的放映間至少得兩人操作,且忙碌非常.若兩間同步播放,兩者之間,相差時間至少十五分鐘,若多間同時播放,第一跟最後播放的戲院時間相差極大。
反觀最新戲院放映間的設備已與舊式放映間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新式放映機採用電弧燈泡,其耐用程度大大提高,使用中又不需調整電弧發光間隙,所以整片影片帶卷被頭尾相接一起,此舉不僅節省人工費用,而且優點極多,因片卷頭尾相接,其直徑龐大,故需一輸出盤和一接收盤,若多間戲院在短距離;如同一建築物內並排而列,第一間戲院放映機播放後,影片不回收而經引片輪將之輸出至第二再至第三……至最後一間;每間僅押後數分鐘即能同步播放同一影片,而以往每間戲院得至少兩人操作的放映間,如今卻是一人操作數間戲院了,另一項重大改革在於音響系統,它已由以往光聲學音響單聲道進入了最新的數碼光聲學立體音響系統了。

附錄:1930年發聲市場珍貴紀錄片

這是美國的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於1930年在台灣拍攝的有聲新聞影片,攝影師為 Eric Mayell;在這段10分鐘的短片裡,我們除了可以一窺80多年前的台灣傳統市場風­貌,還能清楚地聽到原汁原味的勸世調與有趣的「喝玲瓏、賣什細」叫賣聲,實在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影音紀錄。

拍攝地點為台北大稻埕迪化街,包括永樂市場與霞海城隍廟一帶,影片裡叫賣者後方的門楣­上懸掛著「霞海城隍」字樣的布條,叫賣地點就是現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61號的「霞海城­隍廟」前方廣場。

1927年,福斯電影公司便已取得有聲電影的製作專利,其運用李德福瑞斯特(Lee De Forest)於1923年發明的「Phonofilms」系統(在底片上製造音軌然­後用攝影的方式記錄聲音)所攝製的「福斯影音新聞」(Fox Movietone News),是新聞界最早出現的有聲新聞影片,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段《1930年的­台灣市集》(Taiwanese Marketplace)影片正是這些「福斯影音新聞」之一。

近年,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將昔日所拍攝的眾多「福斯影音新聞」影片捐贈給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並將之分享於網路上,而讓我們有機會得以享受這段珍貴的影音紀錄­。

1934年12月28日成立的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乃「新藝綜合體」(原名Cine­maScope,即一種使用弧形寬銀幕與立體音響發聲的電影)之領導者,該公司由約瑟­夫賢克(Joseph Schenck)在1932年創立的二十世紀電影公司(Twentieth Century Pictures)和威廉福斯(William Fox)於1915年創立的福斯電影公司合組而成。

1953年,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改編羅意德.道格拉斯(Lloyd C. Douglas)的暢銷書,推出「新藝綜合體」影片《聖袍千秋》(The Robe,1953),該影片在寬度約為高度二倍半的弧形銀幕上呈現,從此電影邁入寬­銀幕的新紀元;其後有《國王與我》(King and I,1956)、《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1958)和《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1965)等電影相繼問世,皆叫好又叫座。

影片來源:http://mirc.sc.edu/islandora/object/u...

    •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