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人的「衣」:
1920年代,我們男人不論大人囝仔,都穿台灣衫褲,衫是”對衿仔衫”,有五條布釦,褲是從兩邊褲頭向前面交叉縛褲帶穿的,老人穿”大套衫”台灣褲。
老阿婆亦都穿暗黑系統色的大套衫黑色台灣褲,疏後頭捲一粒的老婆仔頭,纏腳者也尚多,至於年青女孩多留辮子,穿較有色彩的本島衫褲,甚少穿裙子,到了1930年代年青少女服裝、髮形才慢慢改變,她們改穿較現代化的洋裝式的被稱為雞母衫仔、跳舞衫仔衫連裙之類的服式,裙子以摺疊式最風行,髮型也流行剪短髮,被老一輩批評為無尾鵪鶉,該時段也流行編織椪紗衫(毛線衣)花樣有平織法及所稱鳳梨目的技巧法。年青男人也開始改穿洋服褲,著白襯衣。
昭和十四年(1935)學童整齊服裝,老師穿文官服的"卒業紀念寫真"
我們穿台灣衫褲上學至四年級時(1935年),學校制定要穿學生制服上學規定,是正式放下穿傳統台灣服式的開始,初次穿制上學的頭一天,有些同學將學生褲的前面穿在後面,惹了大家大笑,該同學說這樣穿上大號才會方便,實在說的也有理!
戰時下的台灣人悲歌(2)
應運而生也咪市 物物交換先開始 以米換物及換衣 不免常穿五彩旗
蕃薯過飩不餓死 無布摭身最可悲 一補再補像彩旗 補久薄衫變冬衣
配給布料代纖維 FIBRE是布名字 未洗新衣就破去 褲底一裂無稀奇
農民布袋做農衣 防寒擋雨兩相宜 戰時田庄常看見 如此耕農的裝備
鳳梨纖維較粗絲 瓊麻織布雖較硬 手織布料流行起 涼爽土布渡戰時
洗衣茶粕麻眛子 也用沉澱火灰庚 面布破爛變條糸 洗面代用剪舊衣
番火配給無夠用 三飩無火真僥倖 蔗粕切條存火種 鄰居用引傳過間
當年豬牛要登記 排隊買肉憶當年 合法屠宰上肉市 配給肉類有定期
婚喪喜慶配較多 數量有限難應客 鄰居集簿去購買 相扶相助如一家
欲吃豬肉靠也咪 偷殺豬肉暗上市 賣買偷來甲暗去 被捉充公加罰錢
布料配給制
到了戰時,布料也設定配給制,綿布缺貨,以代纖維布代替配給,此仍德國發明之號名FIBRE布料,其原料是紙纖維,因此不堪水洗,新衣未洗就破裂,因此當時嘲諷人,常用「你像FIBRE」意思是不堪一擊之人。
一般人可能聽過老一輩的人用麵粉袋做成衣褲的點點滴滴,不過早在日治時代民生物資匱乏,很多窮苦人家以廢棄的麻布袋來縫製衣褲,藉此保暖禦寒,也作為雨衣從事農耕。
農民在田裡耕作,夏天以破衣遮身、赤膊尚可渡過,至於冬天只好用裝米布袋,以兩條繩索穿孔固定布袋,將兩條繩索掛在雙肩禦寒,此仍該時代在田間常有看到的場景,
「布袋衫」,首先他耐心地將麻布袋的縫線挑出,把麻布分開後,依據身型需要剪裁,再用針穿過麻線一針一線縫紉,再加上一點鈕扣等裝飾,原本平凡無奇的麻布袋就成為充滿古意的「布袋衫」。
早年麻布袋是用來裝稻穀。提煉黃麻植物的纖維,可抽絲製成超韌性的麻繩,或可織成用途極廣的麻布袋。
女人則以撕內裾補肩頭方式,補家族破衣。
至昭和十八年左右社頭方面,用鳳梨、瓊麻纖維,織出硬碰碰的布料,雖不柔軟,可是很耐用,不久和美地方也織出被稱為和美織仔布,和美織仔特色是較柔軟,花樣一律四角目花,到光復後仍甚受歡迎。
戰時黑市風行
到戰時米、油、鹽、糖、番仔火、布、主要日用品都設配給制,前面所講以外再補充來講幾點:因受配給限制,應運而生的是黑市「當時是用日語稱”亞米”米有亞米市,首先是以物物交換,農民缺穿向都市人以米換布亦日用品,後來才用金錢交易,其價格大約配給的培倍數,偷殺的亞米豬肉,先與客戶交易談成後,再以零星方式送到家,到了戰爭末期,因空襲繁激,都市缺乏糧食嚴重,取締亞米市卻非常嚴格,因此聽說有人將整隻豬給以穿衣、穿鞋、戴帽偽裝成嬰孩,用背帶背著,上面蓋被仔掩住,暪過關卡到台北成功。
據傳聞台北市民,因房樓何時會被空襲毀廢難測,生命也隨時,覺於危危難保,並以台語有一句俗語:「吃乎死,較贏死無吃」,觀念下用一棟房樓換一隻鵝之趣聞。
在鄉下配給豬肉,希望愈肥肉愈好,其因是煮菜時,只用肥肉擦一擦鍋底就像吃肉之感。
戰時最惱人是番仔火之缺乏,三飩炊事為引火種需過戶到有起火戶內引用,為保持火種,有人用蔗渣板割條,點燃火,讓它慢慢熏燒保留火種,要用時輕輕,一吹就有火可用,此仍戰時才有的奇聞。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