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22)旅遊寫真簿:法國(6)

 
格主報告: 嗣後上網記事 以短文 為主,配合多量圖片,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能繼續完成我身為先代人應盡傳承使命心願。
日日感恩!!
 (網路圖) 
人生步到八十回憶錄(22)
人生經過八十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強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做為後代參考。
★★★★★★★
人車道:
初入墾溪湖墾民,站在滿佈沙崙,雜草比人高,野竹處處生的,荒蕪野地上,為墾團與墾團之間通往連絡,首先為「行」必需先開闢通道,因此昔時古道是,沿墾民部落所在地為據,部落與部落間連絮為主的通道。
昔時部落間通往的牛車道,如:尾厝通往大庭的「崙仔腳路」,後溪通至巫厝、三塊朁厝庄的「巫厝庄路」,內四塊厝通往山仔腳的「青仔宅路」,通往三塊厝庄的「三塊厝路」,內山寮通往過湳的「過湳路」,大突頭通往北勢尾的「大突頭路」,竹頭仔通往汴頭庄、溪湖的「竹頭仔路」都屬昔時的古道,早前只是人行小徑,後為牛車所需拓寬成牛車路。
::昭和12年時代除通往,鹿港.二林道路已開闢為直路以外,彰化.員林.北斗等道路,尚需迂迴村莊彎曲古道通往。如彰化道路由現信善街通往彰化,至戰時約昭和十四.五年始,因軍事上需要,動員保甲百姓,以義務勞動方式,開闢直而寬有20米的道路,以備軍隊大型車輛.戰車行駛,因此被稱謂陸軍道路。
員林需經後溪莊內(現後溪巷)通往員林,此路也配合戰時體制下,始開闢為直路。北斗道路,為經濟價值考量,三塊厝仔至三角仔段未去彎取直,保持彎曲狹路,尚留于昔時道路原貌。
當年行車道路,為當地居民方便,多數迂迴村落而設,路彎而狹,路面以玉砂利(石頭仔)舖設車道,便車行駛,有石頭仔路當時可說最佳通行路。
文通車類
輕便車(台車):
    到我五六歲時尚有坐輕便車之記憶,輕便車是由二人撐竹竿用划式操作的運輸車,可乘載四位乘客,車身約八台尺,高度約一台尺,   當年製糖會社舖設鐵軋道通到員林、鹿港,載客往來,真是輕巧方便之交通工具
火車:
地方發展,需靠交通暢通,製糖會社五份仔車(小火車)除經營員林.鹿港線以外,原料線小火車載運甘蔗.糖列車尾端,常連結簡單乘客車箱,無料供沙山.二林.漢寶園.埔鹽等地區蔗農乘座,引入不少鄰近鄉庄農民在溪湖市區交易商機。本鎮已算古跡級小火車站尚存於車頭巷。
乘合自動車(公共巴士):
鐵路之外,庄道路有「不二商會」乘合自動車通往員林,西方有「二溪乘合自動車」通至二林, 「伯記乘合自動車」是於溪湖為中心,專駛鹿港.北斗,北方有彰溪乘合自動車專走彰化,並兼營由溪湖發車,經大村.花壇通往員林線。
各經營者獲得路權各自營運,乘合自動車則現代的公共巴士,乘合自動工車上,運轉手(司機)以外,置穿制服女車掌(服務小姐)一人,賣票.收票並在各停留所(停車站),以親切聲音告知乘客到達站名,照顧乘客上下車,該時代女車掌與電話交換手算是女子較高級職業。
數家乘合自動車商會數年後,因應戰時體制被令合同營運,光復後成立為員林客運公司。
貸切車行(計程車行):
其他昭和初期只有三台貸切仔(計程車),分別在中街營連,記憶中有東芳樓南鄰的「陳在南」,現衛生所南邊「杜氏兄弟」,「楊永隆」等從事貸切仔營業,至昭和12年已在現員客車站附近增有「蔡」.「楊」.「榮華」等三家貸切車行。戰時中也奉令合同經營。
人力車:
人力車是昔時主要交通具。日本明治維新初期,出現在日本街頭,用人力拖行的車,車身是金屬為主形如糞斗,置二輪直徑約四台尺,裝入輪胎鐵輪,頂上附有摺合式的遮日帆蓋,可遮日、也可避雨,車前有二支平行拖車柄,車夫拉車柄載客行走。人力車是該時代最方便的交通車輛,車只能乘坐一人,主客,醫生(早期醫生有往診患者家之習俗)、老婦人居多。當年本鎮有人力車執照伕車樹根、海洋、阿仁等從事此行。戰時最節省能源的交通工具。
牛車.轎:
昔時雖常聽說「騎馬趕路」一詞,童謠也有唸「秀才 秀才騎馬嚨嚨來」那是在唐山「的說詞,在台灣馬是稀有動物,墾民可以利用的是牛,溪湖農民利用水牛耕田、拖車運物以外,也常用做為載人交通工具之用。
早期鄉村社會各莊,如有祭祀神明生或家有喜慶時,都辦桌(開宴席)請客親戚、朋友習俗。遠方老幼親戚,用牛車迎載是普遍之事,牛車車面舖稻草、上面蓋蓆,四面圍牛車板,即成為載客車。
阿媽以黑傘遮日,阿孫在車上嘻嘻哈哈,牛「喀哩 咕咕」在一遍綠色田園的莊腳路,搖動尾巴慢慢行,是很富有風情,鄉土溫馨的場景。
如牛車形容為今之巴士,轎即古早的自家用轎車,轎有二人掮與四人掮兩種。二人掮的轎是富家婦女或老阿媽,出門方便之交通用具,俗說:「坐轎的,不知掮轎的艱苦」,又說:「掮轎喚艱苦,坐轎也喚艱苦」。
古早人出門靠雙腳,1920年代五十歲中流家庭以上婦女,多數是「纏足」因此不便遠行,要出外時必須依賴轎。轎是,以籐.竹編織的堅固四角形坐籠,轎腰兩旁串插二支竹杆,前一人後一人掮,掮轎也要師父,前後兩人步調配合的好,行時,轎在上,下搖動時有規律節奏,才能使坐者有穩而舒服感,不然使坐者容易暈轎,因此轎伕掮轎喚艱苦,坐轎者也是訴艱苦。
四人掮的轎,多數用於婚家時掮新娘用,俗云「紅頂繡轎」全轎身裝飾剌繡花鳥,美觀堂皇,洋溢喜氣。四人掮的轎比較平穩可減輕暈轎之苦。
鐵馬:
鐵馬(腳踏車)是最普遍被利用的百姓交通工具,當年用以載人.載貨廣及各階層庄民最多利用的文通工具。市區有謝基舟.吳江.吳串等經營鐵馬店較出名,戰時也被迫合同經營,戰時車胎用配給制,數量不多,因此路上常看到,鐵馬的車輪捲草繩行走奇景。
貨車:
其他運輸業務有「保阪運送店溪湖出張所」.「元記運送店」.「仁順運送店」等,主要運輸糖類並兼其他託運貨物,營業處所都集中在小火車站周圍。當年溪湖地區尚未有「土拉庫行」則貨運車行,配達貨物多用手拉車送至顧各處,顧客另付車伕配達費。

★★★★★★★



 法國(5)
 (點擊圖片放大觀賞) 
 
巴黎火車站
法國TGV子彈列車
TGV列車是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車之一,其商業營運的最高速度為每小時320公里(TGV-R, TGV-D與TGV-POS),最高試驗速度則可達到每小時574公里。TGV的「V150」列車,在2007年4月3日的試驗時更達到每小時574.8公里的紀錄,雖然未能超越日本JR磁懸浮列車創下的陸上交通工具世界紀錄(每小時581公里),但在輪軌列車上仍是「全球第一速」。
TGV列車在法國高速鐵路線(Ligne à grande vitesse, LGV)上的最高運營速度為300至320公里每小時,從巴黎到里昂用時2小時,而巴黎至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行車時間約為3小時。


 
 
  
 
  
 
  
 
 
 
 
 
 
 
 
 
 
 迪戎
市中心是法國保存得最好的(很多15至17世紀時精美的房屋):60%超過200年歷史; 主教座堂的地下室有上千年的歷史。 雖然在普法戰爭受入侵,但城市經歷多年仍能免於戰火。
當地製作的芥醬 (特色為氣味濃烈)與葡萄酒聞名世界。

 自首都巴黎TGV法國高速鐵路東南線 )前往第戎需時1小時40分。 從巴黎開車​​前往第戎則需要大約3個小時。
 
 
 

法國TG子彈V列車結束
下回瑞士伯恩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