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72)東溪里(巫厝)

溪湖鎮耆老座談會紀實(72東溪里(巫厝)

彰化溪湖巫厝三山國王廟(五祇三山國王廟)

彰化溪湖巫姓的淵源說起來相當複雜,下面的文章既長又索味,可是它可以真正掌握出許多要點,除了饒平巫姓,別的地方或別的姓氏還真無法寫,可以說嚴肅中又帶這趣味。討論說明他們之前,首先將目前已知從饒平遷到台灣的巫姓世系分別說明如下:

1
、祖籍為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大榕社五節嶺鄉遷台:字輩福廣明宗大世可,與興萬勝日月善。元會志士向宏道,奕懿英明昭文章。
九世祖巫玄儒,於清康熙中葉遷台,墾彰化縣永靖鄉陳厝,後裔十三世巫言雅移居埔心縣羅厝,十五世巫廷議移居埤腳村。(注:世系恐有誤,暫引用原始資料)
2.
十二世巫為樂、巫勤業兄弟二人,於清乾隆年間遷台,在彰化縣鹿港登陸,墾彰化縣溪湖鎮巫厝,清嘉慶年間異姓企圖強佔墾地,雙方激烈械鬥,巫氏兄弟寡不敵眾,轉遷彰化縣埔心鄉大溝尾,再遷大華村巫厝。又,另有資料為十一世巫勤寶之子巫為榮,於乾隆年間入台並住溪湖巫厝,於嘉慶末年巫厝被陳姓之攻擊,而敗走於鄰莊埔心大溝尾而定居。十一世巫勸實之子巫為樂於乾隆年間入台,並住於溪湖巫厝,
3.
十四世祖巫文英,於康熙中葉遷台,墾彰化縣武西堡鎮平莊,即今之永靖鄉、田尾鄉一帶。
遷到彰化溪湖的巫姓,歷史上經過閩、粵激烈械鬥,也經過異姓之間的衝突。溪湖除了巫厝巫為樂、巫勤業兄弟以外,還有其他巫姓來台祖,因為早期巫厝就被堪輿家稱為是「七星落地」的好地脈,在巫姓族群在此建庄後就有巫厝之稱。相傳古時候 有人要敗巫厝之風水,就將蛇穴對準巫厝,當地居民獲高人指點,就塑造一對石鵝對抗,以小石充當鵝糞,嚇退靈蛇,居民生活才獲得保障。從此,巫厝又被稱為石鵝的故鄉。今天佇立在巫厝土地公前的一對花崗岩石鵝,為全台所僅有,極具歷史價值。

石鵝守廟門 (點入網路)

另一說「三山國王香火」(由網路取材溪湖巫姓的典故)

浮濱鎮五祉村居民多巫、邱姓,巫姓清初由饒北新豐濚西分派大榕社赤嶺鄉五節嶺(今浮濱鎮五祇),字輩是“福廣明宗大世可,與興萬勝日月善。元會志士向宏道,奕懿英明昭文章。”清乾隆年間五節嶺巫為樂、巫勤業兄弟二人,攜饒平三山國王香火,在彰化縣鹿港登陸,墾彰化縣溪湖鎮巫厝,建立彰化縣溪湖鎮三山國王廟。

巫厝三山國王廟

但是,溪湖三山國王廟今天稱「霖肇宮」,又稱於明萬曆十四年(西元1586年)創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是全台最古老也是全台三山國王廟的祖廟。

從歷史淵源看,饒平巫姓在饒北新豐濚西,此時饒北新豐早就有傳統「國王廟」信仰,饒平巫姓在五祇也有三山國王信仰,後來巫為樂、巫勤業兄弟清代時,遷到台灣 又將五祇三山國王信仰傳到台灣,這才是歷史的事實。

雖然,彰化溪湖還有其他饒平五祇遷徙去的,但目前所有可靠的資料都是以他們為最早開墾溪湖巫厝。三山國王的信仰在饒平新豐濚西、五祇也有當地的三山國王廟,可為證明。

參考資料︰

五祉民居,除了巫姓有一個大聚落型的稱五祉寨外,可以說都住在樓裡。田調中,樓寨以前還有一些。目前,消失的不算,現有6座樓,4個邱姓2個巫姓,人口約 3000人,邱姓佔2000人為多數。這裡的樓,樓基石頭砌起,生土造的上面用土塊夯打一層一層砌好,一部份樓體在外牆上用三合土加強保固。也有的樓體用 卵石砌起,式樣多變。樓型除了圓的,還有多邊形,從18間到32間不等。總結五祉的樓呈現多元化現象,同一個地區,這樣的建築群,人文相當豐富值得去欣 賞。下面將這些樓相片和居民姓氏資料記錄如下。邱姓以為樓名,包括鳴陽樓、朝陽樓、盛陽樓(在田嘴口)和錫祜樓。巫姓則包括揚美樓、永定樓(又稱新樓子)和聚落型的五祉寨,其中揚美樓相當完整,有後側門還有前門樓,具有雙重保護作用。邱、巫兩姓都從饒北遷來,建樓據說在清乾隆以後,但這可能不是很正確,更具體的時間則要核對族譜。下面會做另做解說。 五祇三山國王廟(網路圖)

永定樓 (網路圖)

永定樓-多邊形-1-2-卵石牆-1-18-主樓周長144-1-外圍1

朝陽樓 (網路圖)

朝陽樓-多邊形-1-2-卵石-1.5-20-主樓周長90-1-外圍1

溪湖巫姓與三山國王廟 由網路取材(溪湖巫姓的典故)

至於彰化縣溪湖三山國王廟,我們在上面已經將所有溪湖巫姓淵源輪廓大致都了解了大半。這篇文章的最後,溪湖巫厝既然是大家公認最早由饒平五祇巫姓所開墾, 所在地的三山國王廟當然是直接由饒平帶香火到巫厝,這是合情合理合邏輯的。畢竟饒平有豐富的三山國王文化,這是長久累積的自然人文。三山國王文化背後,饒平還有一塊強而有力的明代《本府告示》碑佐證,這些都不是他處可以取代且彌足珍貴。
關於他們的遷徙和建廟,饒平巫姓雖然複雜,只是台灣饒平人入墾的時間,各地都有文史記載。要因此而去推翻許多既有歷史資料,那是大費周章且容易徒勞無功的。因此,他們的遷徙和建廟,無論五節嶺巫姓後裔是直接 或如何的輾轉遷徙到巫厝或溪湖,建廟都是入墾後來的事。這是合乎邏輯的。

乾隆四十七年,芬園地區閩粵械鬥,粵人退至台中縣東勢角。溪湖陳巫械鬥,巫姓退至南投魚池鄉。埔鹽鄉打廉村,漳泉械鬥,十三家被滅,雙方打到溪湖中竹里大溝邊,大安宮三山國王顯靈成千軍萬馬,才阻擋泉人繼續前進。巫厝鬼仔墩,相傳是漳泉械鬥之萬人塚,福德寺前的石鵝是 建小火車站挖出來的,相傳是客家人敗退前掩埋於該地,要敗三塊厝泉州人的蛇穴。今只列舉霖肇宮周邊發生的事件,其他地方的漳泉衝突也不斷。

這麼多的漳泉分類械鬥,弱勢的客家人只得敗退到彰化平原 上人煙罕至的沼澤湳田地區,在艱困的環境中求生存,客家人守住的最後防線為:東線-守住山區。西線-守住溪湖東界,阻止鹿港進攻方向。南線-守住舊濁水溪,阻止二林入侵方向。北線-守住台灣溝(員林大排),阻止彰化南下方向。

舊濁水溪原是濁水溪的北條,寬二、三里,是台灣南北之自然天塹。這個古戰場在清代台灣各戰役多有參與,某些還居關鍵性腳色。以上述及的漳泉分類械鬥頻繁,令人產生畏懼,彰化平原上的客家人急於蛻去粵人色彩,隱形於平淡無覺的生活,當可理解。

現在彰化縣境內的三山國王廟分佈於彰化市、鹿港鎮、員林鎮、花壇鄉、社頭鄉、埔鹽鄉、溪湖鎮、埔心鄉、永靖鄉、田尾鄉、溪州鄉、竹塘鄉等十二鄉鎮,除了比較晚期的分靈廟以外,角頭廟都在上述的範圍以內,見證這段先民奮鬥的歷史。

羅肇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點入網路)

溪湖巫姓人,可惜母語已經流失光光了,羅肇錦教授的太太就是溪湖的巫姓人,我有一次到羅教授家做客,羅夫人才知道這段淵源,文史工作者就是這麼有趣,將一些 幾百年的歷史講清楚。或許,有這麼一天,溪湖巫姓回到五祇祭祖,一方講台灣閩南話(漳州學老話),一方講潮汕話,可別誤以為是從潮汕話轉變成台灣閩南話, 我的建議是邀請中壢的巫姓一起回去,畢竟他們之間有淵源。這樣,就可以了解語言是從客家話以後又如何變化成潮汕話和台灣閩南話的。溪湖巫厝真正想要完全成為一個文史觀光景點,這一段歷史將不可以拋棄,才有完整可言。

鄉音趣事︰

溪湖鄉音,他鄉人謂:「海口腔」出生於溪湖在此長大的人 ,並不感覺有什麼異樣,至長大,有客居他鄉的機會後,始覺溪湖確實有特有的鄉音「溪湖腔」其代表性是:「鄉的」。如說「鄉的物件」溪湖地區發此音是「那個東西」之意,芳苑方面發音為「雄的」較接近溪湖腔口,但南北部「那個」都說「彼路物件」「彼種物件」「彼項物件」等說法,尤其是在南部說:「鄉的物件」他們則解為南部慣用同音的「兇的物件」即「很髒的東西」之意,因此初交時常常為音同,意不同而鬧出很多笑話。

單咱溪湖興隔鄰員林鎮及永靖方面,就有很大的口腔差異,溪湖腔口是重音粗壯屬所謂「()海口腔」,員林方面腔口較輕音悅耳稱為「()內面腔」。

在此有趣的比較一下:如「鵝」溪湖腔說「疑鴨」內面腔說「鵝」,「魚」海口腔講「魚仔」內面腔「耳仔」,「雞」海口腔講「街」內面腔「圭」,「林」海口腔講「淋」內面腔「籃」,「姊」海口腔講「只」內面腔「姐」,「妹婿」海口腔講「麋婿」內面腔「嗲婿」。

舉例︰將一句「要去街尾買馬尾」用海口腔與內面腔,來發音時有如下的趣事。「」「海口腔」講「糜」內面腔「嘜」,

」「海口腔」「去」內面腔「氣」,

」「海口腔」「雞」內面腔「圭」,

」「海口腔」「尾」內面腔「馬」,

」「海口腔」「買」內面腔「馬」,

」「海口腔」「馬」內面腔也講「馬」,

」「海口腔」「尾」內面腔講「馬」,

連句發音海口腔說:「糜去雞尾買馬尾」內面腔發音是:「嘜氣圭馬馬馬馬」很有趣的差異。

附錄︰

土樓王子 - 振成樓 (溪湖頂寮巫姓故鄉)



土樓王子振成樓

振成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山頂抬樑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

照片由溪湖三叔公旅遊寫真簿轉載

東溪里未完待續

下回東溪里(石鵝傳說,巫厝社區)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