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阿里山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拖木馬
溪湖鎮中竹里民(俗稱梧厝庄竹圍仔)日治時代黃姓族群曾集團到,阿里山、水裡坑一帶從事「拖木馬」工作, 因為木馬就是靠人力拖拉將伐木運下山的工具,而山路陡峭、伐木沉重,常常沒控制好,在前面拖拉的人就會被木馬、伐木碾斃,而因為從事這樣工作的常是夫妻檔,力氣大的先生自然是在前頭拖拉,力氣小的太太則在後面扶持,因此這條棧道又有寡婦道之稱,除工作危險度高之外,在阿里山被傳染「瘧病(マラリヤ)」也困擾了,從事此工作的溪湖梧厝庄竹圍仔拖木馬工人,就是如此過活。
當戰爭結束前後昭和十七至二十年代,台灣地區大流行瘧病(マラリヤ),病是由蚊子媒介傳染之病,蚊子大部分集群生長於潮濕,暗處多數由山間傳染到平地,當時平地鄉村住宅都是,外圍插竹形成一座防盜竹圍城,此竹圍就是元兇蚊子集結所,因戰時藥物缺乏,特效藥優先供給軍事單位,因此無法滅絕瘧病,瘧病是有每日定時(大部分提早一小時發作)發生一陣寒、一陣熱,也有隔日型、三日型, 當時對此病大家都有概念,1, 瘧病(マラリヤ)是傳染病 2,由叫做(アノフエレス)蚊子媒介傳染 3,(キニーネ)是特效藥等。
瘧病雖經醫痊癒,但常見發生麻煩的後遺症「黃疸症」,罹患此症眼球、皮膚都變黃,人疲倦無力的慢性病,我也曾被傳染罹患此病,幸得親戚有醫界人士,供一瓶叫「クル—クロン」錠劑藥給我醫好,因終生感謝這位親戚,藥名也一直記住心內。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當時有獎勵模範部落(今之社區)辦法,政府提倡剷除竹圍,整頓環境衛生,杜絕瘧病(マラリヤ)措施,當時北勢尾(今北勢里)全里協力,除竹、修路、綠化環境等工作,整頓的全莊面目一新入選「模範部落」。
附記︰瘧疾小常識
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患病的初期若缺乏血片的採驗,較不易區分是何種瘧原蟲的感染,臨床症狀發作時,依序出現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
患病的初期若缺乏血片的採驗,較不易區分是何種瘧原蟲的感染,臨床症狀發作時,依序出現惡寒、高燒、出汗三個典型階段。
疾病發作間隔時間,以各種瘧原蟲在人體血液內進行之無性分裂之生殖週期而定,間日瘧及卵形瘧均為 48 小時,三日瘧為 72 小時,熱帶瘧則不規則。
而其症狀又以熱帶瘧最嚴重,甚至發生脾腫、黃疸、休克、肝、腎衰竭、急性腦病、昏迷、死亡,其死亡率超過 10 %以上,至於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則較不具致命性。血片的檢驗確認是必要的,如在採驗前曾接受藥物治療,則會影響到檢驗結果的正確性,故應以多次採驗 結果加以判斷,方為可靠。
發生情形(Occurrence)?
台灣在光復初期,瘧疾患者有一百廿萬,撲瘧計畫實施後日漸減少,並於民國五十四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證書。
發生情形(Occurrence)?
台灣在光復初期,瘧疾患者有一百廿萬,撲瘧計畫實施後日漸減少,並於民國五十四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證書。
自撲瘧進入保全期以來,每年境外移入 個案平均約四十例,病例以境外移入為主,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中南美洲及西太平洋區,個案發現之高峰期在七、八月份,而以間日瘧為最多,次為熱帶 瘧,三日瘧及卵形瘧則罕見。
附記︰關於「拖木馬」小檔案(取材自網路)
西元一九一0年(日據時期明治四十三年)日人建造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段,以採取森林中珍貴的木材資源及鐵軌枕木用料,原先砍伐地點都在鐵道附近,木料由人工搬運,後來木料收集地點愈來愈遠,人工搬運因木料重、距離遠,人力不堪負苛,才發明以「拖木馬」搬運木料。
為節省搬運木材的時間和體力,工人利用廢棄木料鋪在路上,外型如鐵軌般,一開始只是做為木料拖拉用的簡易軌道,後來才以木料做成如雪橇般的木車,上面推放木頭,兩人一組(通常是夫妻檔)以前後拖、推方式,順利將木頭運送至集散地,因此又稱「拖木馬」。
為節省搬運木材的時間和體力,工人利用廢棄木料鋪在路上,外型如鐵軌般,一開始只是做為木料拖拉用的簡易軌道,後來才以木料做成如雪橇般的木車,上面推放木頭,兩人一組(通常是夫妻檔)以前後拖、推方式,順利將木頭運送至集散地,因此又稱「拖木馬」。
拖木馬用柴軌道
除了以集村機及蒸汽火車頭運送木材外,「拖木馬」也是台灣早期林業文化的一環,目前在吳鳳紀念公園展出的「拖木馬」,勾起不少山居耆老的回憶,更讓後代見識到先民艱毅的一面和智慧。
木馬道)==木馬造形類似雪橇,用來裝載木材,然後以一排排的圓滾木鋪成木馬道。
「拖木馬」其構造
拖木馬用柴軌道及載運木材木馬
木馬的底部則抹上烏油來潤滑,使木馬在木馬道上拖行,將木材運下山
木馬的底部則抹上烏油來潤滑,使木馬在木馬道上拖行,將木材運下山
民國20~30年代,先民為了開採煤礦與豐富的林木資源發明了「木馬」,
這種運輸工具主要用於輸運木材。
首先墾民將木料綁捆於上木馬上,藉由青剛櫟木或赤柯等堅硬材質鋪成的橫木軌道拖行,以運送至倉庫暫存、販售或加工.早期的伐木、集材、運材,一般都由人力運作,包括用鋸子、斧頭等器具來砍樹,並沿著山坡地形開設木馬道讓木材順著山勢滑下,再用溪水來集運木材;後期才開設索道和鋪設軌道並用台車來集材、運材,這些裝置即是後人所謂的森林鐵路。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