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姓入墾馬芝堡(四塊厝)資料洪榮波先生提供。
洪姓來台始祖「奕純公」生於康熙二十九年(西元1690年)十月十九日。約於康熙末葉,自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武榮翁山二十七都遷台,定居於馬芝堡四塊厝庄。「奕純公」傳有二子,長曰「世盛」次曰「世福」。「世盛傳有五子「紹萬、紹生、紹文、紹寅、紹惶」等。後裔居於四塊厝黑瓦厝南506番地(現在湖東里11、12鄰一帶)。「世福」有六子「紹江、紹山、紹興、紹貢、紹宗、紹六」等。後裔居於四塊厝黑瓦厝北508番地「蘇府二王爺」附近,共合有十一大房。(註:黑瓦厝係指四塊厝五0七番地。)來台始祖「奕純公」卒於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初十日,葬於馬芝堡荷娑崙。昭穆:名「庭有啟承士,奕世紹文光,孝恭惟敦本,詩禮永傳芳。」字「德懋爾彥伯,仲叔季才玉,汝成公卿大,天昭茲來昆。」據云:始祖「奕純公」荷婆崙墓陵,係在龜穴之上,是個好地理。相傳因子孫有祖蔭厚薄說之爭論,而有重修墓陵拾金改葬之議。當時地理師勘查穴脈後告云:骨罈已被靈龜吞全移入龜穴中。子孫應當均在繼續發展,不宜拾金改葬。奈忠告未被接受,仍泱定掘墓拾金改葬,當掘墓後,壙內未發現骨罈,僅有一條鬆軟土道痕跡,而且將中冒出濃霧,當時子孫見狀驚慌不已。
始信忠告。重覆墓陵回復原狀。據說濃霧籠罩整個墓陵三天三夜未散。地理師預言:龜穴靈氣被破,已傷元氣,欲回復元氣,應在一甲子「六十年」云云。洪姓入墾在馬芝堡四塊厝定居,其位置在現在溪湖中心,此地區多沼澤,濕地因此被稱謂「四塊厝湳」,此濕地帶由南邊劉仔厝(現西溪里10,11鄰),延庄東向北伸至荷婆崙前,荷婆崙是沙丘地有「三山國王廟」。此帶狀的濕地處處有湳、沼、池塘,形同水澤世界,六十餘年前(日本昭和七、八年)此地一帶都是蓮、菱池及種植茭白筍。勉強耕耘作水田也是成為「湳田」,所謂湳田即地面淤積數尺深有粘性的泥漿層,入湳田不留意,愈踏愈深,深至腰部是常有聽聞。「牛落湳」古早耕耘最大的幫手,水牛如落入泥堀無法自拔時,是農民的一大事,為恐被淹沒欲拯救牛隻,以大棍按在牛身防止其愈陷愈深、眾人用大繩縛緊牛身,數人抓緊大繩拉拖牛隻,幫牠脫離泥中,這是早期墾民常有之事。俗語說:「天無做不用之物,地無生無根之草。」洪姓墾民用其智慧,及克苦耐勞精神,在此特殊地理環境中,適地適用建立起溫暖、快樂的家園。第一能耕為水田地者都播田種稻保住糧食。第二較高的斜坡沙地種土豆、蕃薯或插甘蔗。第三利用沼澤池「搭鴨寮」飼鴨群,利用鴨屎養魚(草魚、鰱魚等)並種植水莖農作物,如茭白筍、蓮菱等。昔時四塊厝的鴨卵,能供足市區內的乾仔店販賣,尤其是包紅土的鹹鴨卵最受歡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