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今天話題:揹著唐山祖先的公媽龕到阿狂厝?


今天話題:揹著唐山祖先的公媽龕到阿狂厝?
 在溪湖訂根造夢 91.12.1.a77-1  *楊照陽 (取材自網路)

1920年前後,唐山那邊姓楊的族親,探聽到臺灣的經濟發達,
跟唐山的經濟生活狀況比較起來,就好像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別。他們
就想出一個鬼計出來,就是顧意在每年農作物收成的季節,就幾十個
人揹著祖先的公媽龕,從唐山來到溪湖的阿公厝。
  就開始敲鑼打鼓來繞街遊行,說是有拜祖先公媽牌的人,不但不
是忘恩負義背祖的人,而且可以得到祖先的庇蔭,就會一輩子大富大
貴。但是,要拜祖的親族,要先準備一個大紅包,來表示對祖先的孝
順敬意

就這樣每年都有拜祖的儀式,經過了幾十年,在期間因為風調雨順,所以阿公厝的族親,也不太計較,祇要對方開口要多少錢的紅包,眾人都會咬著齒根拿給他們,反正錢是身外物祇要打拚做工作,就可以賺更多的錢回來。
   
後來外來人口急劇增加,臺灣經濟急速萎縮,米糧和五穀都被官方搜括殆盡,人民的生活都很困苦。後來有一年,所有的農作物,被感染病蟲害,收成更差,所有的稻穗粒,都成了黑礁的稻米粒,大家都對往後會渡日如年,而面有菜色。
  
但是,那群貪吃懶做的過路親族.又照往年的例子,揹著歷代祖先的公媽牌,來放在阿公厝的大埕(廣場),同樣要讓眾人來拜祖,然後坐收大紅包。
  
阿公厝的族親,就派出頭人和族長去和他們討論,看是不是拜禮(金)少一點,因為往後的日子還很長,不要像往年包那麼多的紅包禮金,看看是不是能通融一下?
   
那群「吃屎不知芳臭」的族親,他們就像戴著親族面具的土匪,每年來阿公厝「斬稻仔尾」回去。最後還是搖頭,很得意的說:「別種錢可以省著花,拜祖先、追認祖先的錢,不可以打折充數。」

後來,幾千個族人,所派出的代表,經過3 3夜的討論,才做出一個決論,就是從今年開始,不要再進行拜祖的儀式,以後要自己佃公媽來自己拜,跟唐山祖「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裁。」不再繼續當冤大頭。

那群死賴皮的親堂仔(族),同樣連續35年都揹公媽牌過來,但是僅能夠白吃白住一個多月,沒有辦法拿到金錢,他們才發覺「火燒孤寮,全然無望。」而且滿面無光,自己捲鋪蓋走路,從此不再玩拜祖先的把戲。

後來他們發覺這種把戲不再靈光,就改變方法。譬如介紹別人來依親,賺取介紹費,以及推銷古物、古字畫,祇要是可以換得到金錢,甚麼辦法、甚麼事情都會去做。

信仰是一路陪伴我作為生命中奮起最大的力量
『搖滾宮主』賴銘偉︰ 作為一個從小在廟口和陣頭堆中長大的台灣囝仔,自始至今從一個民間信仰的跟隨者、支持者、到現在甚至是一間宮廟的經營者,也經歷過生命中的轉折考驗與淬煉走到現在、信仰是一路陪伴我作為生命中奮起最大的力量。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改變、人心普世價的異變,只有我們所信仰的眾神沒有改變、依舊默默的照看著眾生視察人間善惡;「天道酬勤」、「良善不欺」是我的信仰告訴我的道理,而不管是任何宗教或信仰都是勸善警惡、療癒心靈的力量、是絕對凌駕於政治的操弄和異己者的敵視...傳統是與時俱進的延續、能禁得起世代的更迭與變化,我們能世世代代傳承信仰、就代表著香火是陪伴著我們走過每個階段和歲月的伴,紀錄著生命傳衍的興衰。   人間已有太多紛亂、已經漸漸分不清誰惡誰善,慢慢只剩下對立和針鋒相對、再也看不見柔軟,在信仰中要學習的謙卑是自省和實踐、而不是塘塞和謊言詭辯;我們正在尋找的是一個正信從善的法門、而不是只圖便利忽略根本被名被改變的信仰行為。   如果沒有辦法在社會公道中得到尊重、就讓我們在信仰的尊嚴中修持道德,凝聚信念和良善。   最後用我對這塊土地上感受到的溫暖與情感、化作歌曲與大家分享~   《萬年香火》 詞曲/演唱:賴銘偉
標準 YouTube 授權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