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今天話題:康熙末葉楊姓族人渡臺

今天話題:康熙末葉楊姓族人渡臺
康熙末葉楊姓族人渡臺,落腳地是嘉義布袋樹林頭,於乾隆初年再遷居今阿公厝。乾隆初期, 上有屬於長房和三房系統的族親渡臺,入墾地點大約是今天的汴頭、阿公厝、北勢尾、大厝內。「北勢尾」便是在清乾隆末年,由楊方茂所開墾,而在清道光5 1825)楊經章再進入該地拓墾,(楊幸雪,199521)明治34年(1901),此聚落屬二林上堡大突庄,聚落名為「北勢尾」;大正9 1920)隸溪湖庄大突大字,聚落名稱仍沿用「北勢尾」,其名沿用至今。n現「北勢尾」以務農為主,栽種水稻,庄內未建立自己的庄廟,所以居民多至湖西 里的南天宮祭祀。
地名沿革與文獻歷史簡述


 明治34年 (1901),此聚落屬二林上堡田中央,聚落名為「竹頭子」;大正9年(1920)隸溪湖庄田中央大字,聚落名稱仍沿用「竹頭子」至今。居民現以楊姓為多,務農為主,種植蔬菜。庄內無公廟,居民多至光平里的福安宮祭拜天上聖母。n竹頭仔的開發,始自楊敦素衍派在乾隆中晚期的入墾。

明治31年(1898) 的一場水災,將竹頭仔、塗厝厝、后厝仔附近阡陌良田付諸洪流。塗厝厝、后厝仔聚落被水沖割,竹頭仔聚落屋舍毀壞殆盡,不堪居住。竹頭仔聚落楊姓居民,凡歷 經水沖沙壓而無法耕作維生者,紛紛四散遷移,其移居地及落籍的理由如下:(楊幸雪,199545-46 

n1.移住大突頭:據云,楊萬掌派下,置田宅厝 地於大突頭(下厝)附近,這裡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嘉義25年(1820)渡臺的楊萬片、楊萬瓜、楊萬接、楊萬夏四兄弟派下所有,另外還有和竹頭仔房較親的楊萬生派下所有。

n2.移至山寨:(1)楊萬嬋派下移往山寨(頂竹圍仔)。 (2)楊萬鉤派下移往大突頭再往山寨(下竹圍仔「孤竹圍仔」)。 (3)楊萬嬋、楊萬鉤早先附居大突頭,是因為與大突頭房派較親,私交亦佳,後來移往山寮,是因為要就近耕作。

n3.移往角樹腳:楊永禮在山寮?耕辜顯榮之 地,並身為辜顯榮在田寮、山寮莊之租趕,或許這是本房派遷居角樹腳的原因。

n4.移往牛埔港、番婆:竹頭仔居民有一部分遷到牛埔港就近耕作,有一部分則到 番婆耕種大突頭房下的土地。

n5.往北斗再移三塊厝:一部分遷至北斗是因為楊敦素衍派有一脈移墾北斗,故就親族名義移居北斗,再遷三塊厝置厝興業。

n6. 移往港尾仔:在水災逐漸消退之際,原居竹頭仔的部分住民,因部分家業仍在竹頭仔,故而陸續回到原居地附近再建家屋。明治31年(1898年)曾因濁水溪氾 濫而使「竹頭仔」聚落居民部分移往「車店」居住。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