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話題:懷念的割稻仔飯
古旱播田割稻,就要約十人團隊忙碌流汗一整天,幕後也有一堆人為點心五飩操勞整日。 現在一台鐵牛(割稻仔機)同面積一個人穿襪.穿靴一.二點鐘就能涼涼處理一團隊工作量,莫怪現代社會失業率那麼高!面對現代科技,社會潮流只能感嘆時代呀!
有種田的人,對於割稻仔飯,更形容的入木三分。因為「播田時吃老爺飯,挲草乞食飯,割稻仔是吃皇帝飯」,分中下上的菜色,是希望、無奈、豐收的喜悅,因此,小孩子們也最期待割稻仔飯的大魚大肉。
在人力收割稻穀的年代,農民為慰勞割稻人辛勞,準備餐食挑到田裡,填飽莊稼人的肚子補充體力,就是「割稻仔飯」。
遙想兒時三合院的農村生活,從生活中體驗周邊事物,不能忘懷的是濃濃鄉土味的割稻仔飯,不能忘情的是大家作伙吃鄉土菜的歡樂記憶。
割稻飯碗公裡有爌肉、豆干、白切土雞、筍乾、炒蛋、高麗菜,每一道菜都精心料理,白切土雞的鮮甜、紅燒肉的香濃、就地取材的新鮮時令蔬菜—等誘人的菜色,主人熱情招呼的豪邁,吃最道地的「割稻仔飯」。
可能難再有的懷念吃刈稻仔飯場景(網路圖)
農村仙草曬乾熬煮成茶飲用(消暑)
維基百科稱:仙草(學名:Mesona chinensis),
中國大陸、馬新稱作仙草,港澳稱作涼粉草,又名仙人草、仙人凍、薪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為藥食兩用植物。仙草名稱首見於中國藥植圖鑑,在「職方典」稱之為仙人草。又稱為田草、洗草、仙草凍、仙草乾、仙草舅,泰雅人稱Supurekku,排灣族稱ryarikan,英文名稱為Mesona或Chinese mesona。仙草名稱之由來有三個傳說:
少量的仙草乾莖葉加水熬煮後,濾汁加入少量的澱粉就變成大量的仙草凍,由少變多的特異功能,只有仙人才能享有。古代交通不便,出入均靠雙腿,善心人士曬乾熬煮成茶,施予中暑之路人飲用後,身體很快復原,神效的草應是仙人所賜予。福建有人採集草藥醫治中暑的母親時自己也中暑,醒來後發現天然形成的仙草凍,治好了母親的病。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