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1898年(戊戌年)大水災綜合篇(2)

   1898年(戊戌年)大水災綜合篇(2)

一粒砂看世界,一條河寫歷史,河流承載了人與土地的生命情感,
河流蘊含了自然豐富的多變面貌,濁水滾滾道不盡千古悠悠,
隨著潺潺的水聲,貼近它的呼吸、跟緊它的腳步。


歷史從濁水溪談起 (陳榮慶製)

日據時期,日本人對濁水溪的「善變」與改道頭痛萬分,濁水溪夾帶大量泥沙,由於流速湍急,泥沙來不及沈澱,就往彰雲平原衝出,所以叫「濁水溪」。它的水色溷濁如泥,類似黃河夾帶黃土高原的黃沙滾滾一般,因此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把它叫做「小黃河」。

彰化縣海岸沙洲發達,主要原因是颱風、洪水,使溪流出海口堆積大量泥沙。平常,濁水溪北岸有八堡圳、莿仔埤圳,南岸有嘉南大圳濁榦線、斗六大圳,長年吸取上游的濁水溪大量水源,造成中下游的「主流」——舊濁水溪逐漸畏縮,終於使「分流」之一的「西螺溪」變成「主流」,取代了原本的舊濁,河流的「濁水溪」名稱,也發生改變,原來的濁水溪改稱「舊濁水溪」,原本的「西螺溪」改稱「濁水溪」。於是濁水溪由「偏北」出海,變成今天的直流西向出海。



古濁水溪有三條巨大的「分流」。日據時期日本學者伊能嘉矩在「台灣文化志」也記載濁水溪變遷的文獻。明末清初,濁水溪有三大分流:

北條「東螺溪」——當時由北斗經二林,抵達今天福興鄉與芳苑鄉的界溪「漢寶溪」入海,就是今天的「舊濁水溪」。

中條「西螺溪」——今天的「濁水溪」,流經西螺鎮,由大城鄉台西村海湧厝庄、崁頭厝入海。



南條「虎尾溪」——今天雲林縣的「舊虎尾溪」,經斗六市,在「舊虎尾溪」海口厝庄台西村出海。十八世紀的主流——舊虎尾溪清乾隆年間(西元一七三六至一七九六年),以「南條」舊濁水溪是最大的分流,也就是當年的「主流派」。

十九世紀的主流——西螺溪(今濁水溪)清嘉慶年間(西元一七九六至一八二年)變成「中條」西螺溪(今濁水溪)為最大分流,也就是主流往北移動,成為當時清政府的彰化縣與雲林縣的行政界線。

日據時期的主流——舊濁水溪(清代的東螺溪)

日據時期,明治31年,西元一八九八年,發生大洪水,濁水溪主流,變成再往北移動,「北條」東螺溪(今天的『舊濁水溪』)變成主流。第四次移動,濁水溪又「回頭」,往南移到「中條」西螺溪(今濁水溪)。光復後的主流——今濁水溪

西元一九二六年,濁水溪「主流」,明顯地幾乎都集中到今天的濁水溪(當時仍叫『西螺溪』)流路,其他的分流明顯萎縮。



台灣光復又有三次變化:

西元一九五二年,更加明顯地集中到今天的濁水溪。

西元一九六二年,濁水溪更集中在今天的水道出海。其他分流紛紛萎縮。

西元一九七九年,除了濁水溪「本流」之外,其他分流,萎縮到變成一般溝渠的「排水」水路。

這是受到河川整治的影響,圳頭吸收大量水源,水道逐漸由科技控制,除非發生大洪水,改道的機會將逐漸減少。

(摘自洪英聖先生編著之彰化八堡圳傳奇史料圖輯。)



平埔族賣田給漢人黃合亨永耕

據說,『溪』的由來是因為乾隆年間稱為大突溪,當時它是濁水溪的主要河道,現在則稱為舊濁水溪;而『湖』的由來則是指『崙仔厝湖』和『沙仔湖』這兩個大湖。


乾隆年間,『溪湖莊』是由東螺社平埔族人阿力重長、阿束梯茅、阿這那 三兄弟的祖父所開墾的地方,位於『二林上堡』,範圍由東到『番婆莊』及『大竹圍』牛埔界,由西到『大圳港』及溪仔岸界,由南到『八份埔』下湳洋界,由北到『崙仔厝』崙車路界。
 

在西元1767年,乾隆32年11月,『溪湖』、『崙仔厝湖』和『沙仔湖』共三莊,由東螺社平埔族三兄弟杜賣給漢人黃合亨永耕。

 舊濁水溪(網路圖)
「舊濁水溪」俗稱「大水溪」,是華崙社區與溪湖相隔的界限,原本是普通的小溪流,在戊戌年發生大水災,濁水溪河道由萬興西側一度遷移到此。
在「溪湖橋」尚未修築前,村民進出都必須徒手涉水過溪,大水溪溪水 湍急,河裡的沙土常移來移去,十分危險。

村民在涉水時,會沿著行走過的路徑,邊走邊插菅芒桿,叫做「插青」,村民循著「插青」前進,避開流沙、急流與坑洞,就能夠平安的渡過。
直到蔡其常先生十多歲時,修築過一座木橋,到昭和六年修築二溪路與溪湖橋,華崙到溪湖的交通才變得方便。


溪路和溪湖橋
二溪路即溪湖至二林的自動車路,當時只路中央散佈“玉砂利“便於車輛行駛。當初車輛只有“乘合自動車“以外甚少有其他車輛行駛,出市區外道路,兩側都種植“木麻黃“木麻黃是防風用植物,其樹下形成牛車及人行路,現在草湖至二林之間尚留有一段木麻黃路樹成為歷史觀光景點。


木麻黃路樹成為歷史觀光景點。
溪湖橋,於昭和三年修築二溪路時,同時架設是一座小木橋,到昭和六年二溪路加以拓寬,同時修築「木造溪湖橋」寬大約3m至4m,兩側護闌有腰高,兩側木板入行道約各1m寬,特殊的是橋中央橫棧間上,無全部釘板,記得隔一隔才釘與兩側入行道連接,可能是防牛車上橋,因此牛車必需涉水過溪。

昭和八年我曾經與大人行經此修築後的「溪湖橋」上述是當年看的印象中橋形狀,因兒童時期看的記憶橋形以外,其他尺寸方面只是做為參考。


竹頭仔 竹廣仔橋
溪湖橋以外,竹頭仔庄通往對岸港尾庄也造一簡陋竹廣仔橋,牛車也大部分由此涉水過溪另外西勢厝也一座,糖廠原料線,運蔗鐵橋。

 
蔡先生談村民進出都必須徒手涉水過溪,大水溪溪水 湍急,河裡的清沙常移來移去,十分危險。村民在涉水時,會沿著行走過的路徑,邊走邊插菅芒桿, 叫做「插青」。村民循著「插青」前進,避開流沙、急流與坑洞,就能夠平安的渡過。


 
那是平時溪流的情況,但到了斷水期,水少溪水濁變清,可看到溪中魚蝦活動情景,尤其是夜間魚蝦在溪岸草叢邊靜態時,可容易捕捉,我七、八歲時曾跟阿兄們步行約行四公里到達濁水溪,用電土火照明捕捉過魚蝦。

 
站在夜氣沉沉中,聽潺潺流水聲,舉頭看天上閃亮星星,微微秋風輕輕拂面,真的難忘的童年回憶。
 
至於溪有流沙、坑洞,除急流造成以外,因濁水溪砂不含泥土,純黑色的溪砂很適合建築之用,經常有牛車隊,到溪中大量撈砂,致撈後新砂流入掩蓋其上,形成危險的流砂淊堀。  

光復後溪湖橋南,北兩邊有人設抽砂機抽砂,因嚴重影響橋安危,被禁採。
溪邊岸上一條灌溉小河流,因溝底砂中可撈蛤仔,隋時都看到有人在摸蛤仔,俗說;「摸蛤仔兼洗褲」真的一舉兩得。
 
昭和初年時,大水移溪後,對岸二溪路到代馬崙仔脚中間,形成一遍砂埔,夏天熱的赤腳不能步行,因此無法種植,溪湖雖外四塊厝至竹頭仔之間也變成砂埔地,幸得糖廠有一條“大和圳“行流到處可多少滋潤砂埔勉強,種植蕃薯,落花生等,到後來全部插甘蔗,現在屠宰場也是當年的砂埔地。
 
當年除外四塊厝及竹頭仔庄有部落住屋以外二溪路南邊也有一座“磚仔窯“一直到北勢尾才有看到部落住屋。
 
二溪路來往除乘合自動車 以外,甚少有其他車輛行駛,多數都是農民用牛車運送農作物及農民出入用,可以説農業大路。(我見我聞)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