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民俗:端午節的由來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 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即農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蕭梁時期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是一部中國古代荊楚地區的歲時節令、風物故事的介紹文集。 在該書的第卅節裡頭記載著:「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邯鄲淳曹娥碑雲,五月五日,時迎伍君……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認為東吳地區的端午競渡是為 了迎接已被當時人們視為河神的伍子胥,與屈原無關。
另外一種說法,學者聞一多指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聞一多《神話 與詩》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濤神祭圖騰的習俗。
相傳古代中國南方吳越人(今江浙一 帶)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
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里或裝在竹子里,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
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網路轉載)
遊長江三峽的遊客, 多如過江之鯽。不過, 要剛好在屈原的出生地---秭歸, 遇到他的周年忌日---端午節, 則少如鳳毛麟角了。每逢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全世界都在賽龍船、吃粽子, 只要有湖、河、江的地方,鑼聲、鼓聲、吆喝聲、喝彩聲都響成一片,秭歸這裡當然也不例外。2001年6月遊三峽,我們就站在屈原的出生地, 就在他的忌日, 看紀念他而舉行的划龍舟。In Dragon Boat Festival watched the competition dragon boat at Qu
Yuan's( 屈原)hometown(秭歸)。
端 午節在屈原的故鄉(秭歸)看划龍舟3:53 分鐘
【雅玲廣播】中華民俗文化介紹、端午節(上)7:56 分鐘
標準 YouTube 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