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棒球史記:中華職棒聯盟成立
1989年10月23日,中華職業棒球聯盟正式成立,味全、統一、三商、兄弟等四個企業本著熱愛棒球的心,成為第一批投身職棒的球團。
1990年3月17日台灣棒球史上的第一季職棒聯賽開打,共有兄弟象、統一獅、三商虎與味全龍等四隊參與競賽,中華民國的棒球新紀元-職棒元年就此揭開序幕。中華民國繼日本、韓國之後,正式成為亞洲第三個成立職業棒球運動的國家。第一場職業棒球比賽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開打,由兄弟象隊出戰統一獅隊,結果獅隊擊敗象隊獲得台灣職棒史上第一勝,統一獅投手杜福明是第一位勝投的投手,當天另一場比賽,三商虎隊投手涂鴻欽擊敗味全龍隊並成為第一位寫下完封勝的投手。
中華職棒開打後數年之間,台灣的棒運呈現出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棒球員的待遇大幅提高,不但生活獲得了改善,也增加了他們在球場上更上
層樓的動力;球員的社會地位獲得提升,優秀的職棒選手更成了青年朋友崇拜的偶像,受歡迎的程度媲美演藝明星;大批的球迷湧進球場欣賞職業球賽,棒球熱潮再
度蔓延全台灣,至1997年時
觀眾人數已經突破千萬人次,引起政府當局的高度重視,總統、行政院長及各階層的民意代表都曾走進球場,除了允諾興建「巨蛋」棒球場外,各地或已閒置、或已
老舊的球場亦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之下獲得整建,從職棒元年僅五座比賽球場,到現在已經有至少十座以上的球場可供職棒比賽。
而中華職棒聯盟也由創始的四隊陸續增加成為七隊:1993年時報鷹、俊國熊二支隊伍加入,1997年和信(後改名中信鯨) 加入。同時,也因棒球風氣興盛,各級棒球隊的數目也不斷增加,棒、壘球運動大為流行,各企業行號亦以慢速壘球作為員工聯誼、運動的主要項目。球迷透過每年 各地超過百場的職棒聯賽,和媒體、雜誌專業報的報導之下,對棒球技藝、棒球文化、歷史傳承等能有更深入的認識,棒球已不只是「出國比賽、拿冠軍」的代表, 而已經完全融入台灣人民的生活當中。
台灣大聯盟成立
危機與衝擊
1996年爆發職棒簽賭事件,數十名球員遭收押、起訴,台灣職棒進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期。球迷由於極度失望而造成人數頓減,球團經營出開始現危機。
1996年俊國將球隊經營權轉讓給興農集團,並改名為興農熊,後來再度更名為興農牛。
1998年時報鷹隊宣佈解散,1999年兩支元老球隊三商虎隊、味全龍隊亦先後宣佈解散,中華
職棒聯盟從七支球隊頓減為四支球隊,僅剩兄弟象隊、統一獅隊、興農牛隊、中信鯨隊。
台灣大聯盟的成立雖然為台灣職業棒球帶來一番新氣象,不過其負面影響似乎也不小,因在商業利益掛帥下,台灣大聯盟陸續地向中華職棒聯盟暨業餘棒球隊挖角,結果使得整個棒球生態環境受到影響,而台灣的棒球發展亦出現另一危機。
· 2003年01月13日:中華職棒聯盟與台灣大聯盟簽署合併協議書,並更名為中華職棒大聯盟。
· 2008年11月02日:中華職棒十九年統一7-ELEVEn獅隊對決兄弟象隊總冠軍賽,場場滿場,七戰下來累積96825人次到場看球,打破歷年來總冠軍賽球迷觀眾人數最高紀錄,收視率也創下新高。
· 2008年11月11日:受到米迪亞暴龍隊爆發黑米事件的牽連,加上補強不齊與票房不佳,導致中信鯨隊宣布解散,聯盟同時宣佈,再解散一隊中華職棒將宣告結束,由於球隊僅剩四隊,明年球季各隊將增加至120場例行賽事,將於2009年3月28日開打。
· 2008年11月02日:中華職棒十九年統一7-ELEVEn獅隊對決兄弟象隊總冠軍賽,場場滿場,七戰下來累積96825人次到場看球,打破歷年來總冠軍賽球迷觀眾人數最高紀錄,收視率也創下新高。
· 2003年01月13日:中華職棒聯盟與台灣大聯盟簽署合併協議書,並更名為中華職棒大聯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