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經過九十餘歲月,回顧,日治、戰時、光復、 民主,各不同時代不同體制下生活經過,辛酸、艱苦、饑餓、容忍,堅韌的台灣人無奈的往事點點滴滴,為主題來分拆,談論,故鄉歷史命名“溪湖史記“,傳承後代。
溪湖戶政史(3-2)
這是我爸爸: 退休後,從1989的 DOS, 倚天中文、變影 72 繪圖軟體、達文西繪圖軟體、莎士比亞桌上排版系統 、經歷了 Windows 3.1 中文版到 95、98、XP、以及現今的 Win 7、Office、經營了很多人看的個人部落格等等,生活真的是很豐富。是個很好學、努力不懈的人。
內舉不避親,挺他一下。兒子啟伸
感謝尤宏源先生:拍製此影片留存“溪湖史記“!
發佈日期:2015年6月28日
溪湖迎晚燈 (街頂拚街尾)
時代是大正十年,媽祖生日搭戲棚,相爭敬神而賭氣,民藝比賽拼晚暝。
十字路為分界拼,晚燈囉咧透晚迎,街頂出名大杉兄,街尾煙筒拼輸贏。
雙方鬥氣拼陣頭,分晚出陣互拼鬥,車鼓獅陣鑼鼓哮,入夜街內熱噪噪。
街尾家婆目仔兜,街頂竹竿串出頭,拼輸藝閣請來逗,西螺鹿港請透透。
比藝午夜才收戲,到了戰時被禁止,留存懷念憶兒時,結束鄉里比藝技。
街頂街尾陣頭大車拼綜合記述
陣頭大車拼起因
1, 日治時代大正十年(年代依據民前6年出生陳課耆老口述)溪湖大厝內(現太平里)媽祖信徒,與大竹圍(現大竹里)信徒為慶祝“媽祖生日”搭戲棚而互不相讓起爭執,後經雙方洽談各搭一台戲棚各請一團戲班酬神,因此形成嗣後媽祖宮口廟埕,二野台戲大車拼成習,鄰近鄉村為看精采對台戲,每逢廟口有二台拚戲,就人山人海,非常鬧熱。
2, 糖廠有一種叫「西工」,那「西工」就是說他在做的工作是咱們台灣原本沒有的,算是比較技術化的,他們是在工廠打東打西啦,打製一些用具啦,那也有打銅打鐵 啦,那叫做「西工」,西工就是不是咱台灣工,是西洋式的工就對了,叫做西工。因西工高收入,單身集居於糖廠靠近劉仔厝庄邊獨身寮,因此很多西工,都會去街上的菜店,常常與人家打架,然後有「大杉」出來修理他們,最後才有「街頂拼尾」的情形。(轉載楊連基耆老口述)
為表誠敬及爭氣(爭面子)當年有約定每年“媽祖生”,以中街十字路為分界“媽祖宮口”至十字路定為兩軍“街頂” 領導人「溪湖三保保正楊大杉」。十字路以南至大竹圍(包括糖廠)稱為“街尾”領導人「大竹圍保正楊斗」(萬全公司頭家)。街頂、街尾分為兩陣頭,輪流各出陣一夜演武術、陣頭大車拼(競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