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西螺大橋史記

溪湖史記第十單元:見聞歷史:西螺大橋史記

西螺大橋
橋身全長:1939.03公尺
橋面寬:7.32公尺
橋墩:32座。
橋孔:31個。
橋身架構:華倫式設計,以鋼鐵桁架做為梁,橋墩主要構成為水泥
歷史
興建背景
濁水溪為台灣中部重要分界河。由於河面廣闊,16世紀歐洲人所繪之台灣地圖,甚至誤將台灣分為北、南兩島。長期以來,兩岸人民往來時必須長期倚賴竹筏等交通工具,若遇上溪水暴漲,則嚴重影響兩地交通,因此一直有興建交通橋樑之提議。
在日治時期,跨越濁水溪下游的陸橋僅有縱貫線鐵路濁水溪橋,未有公路陸橋跨過。旅客渡濁水溪則須轉乘鐵路或竹筏。
興建歷程

1941年日本完成31座橋墩
1937年(昭和12年),發包興建濁水溪大橋[1],主要的建設部分為橋墩,方法是先以鐵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接著灌漿抽沙來加重重量使板模下沉,如此反覆作業,使每座橋墩的基樁高度約二層樓高,32座橋墩於1941年完成,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成道路。

戰後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529再度開工。
戰後臺灣百廢俱興,「臺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在戰火與通貨膨漲的摧折之下,早已不見蹤影,要到幾十年後才會重現。

不管是政府或民間,都沒有游資大興土木。直到1952年,臺灣、這個自由中國的復興基地,在美蘇對抗的冷戰棋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量美援源源不絕奔赴臺灣,大橋工程也得以復工,所有鋼鐵資材據說都是美國原裝進口,今日的大橋在紅油漆的遮掩下,據說眼尖的部落客還是可以找到匹茲堡鋼鐵廠的出廠刻印。

匹茲堡鋼鐵廠的出廠刻印

竣工通車典禮盛況
橋上亦併設糖業鐵

西螺大橋於19521225完工,1953128正式通車,雲林、彰化兩縣居民為橋名引起爭執,後來是沿用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使用英譯名,才稱為西螺大橋[2]

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當時遠東第一大橋[3],亦使日治時期即定線的縱貫道路全線通車。另外,橋上亦併設糖業鐵,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4]
近況
1994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西螺大橋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2000年曾被提議因此橋老舊應予拆除。在雲林縣與彰化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 橋,20041119,彰化縣及雲林縣政府均將西螺大橋列入該縣的歷史建築。 大甲媽每年農曆三月前往新港遶境進出雲林必走西螺大橋,是少數特例開放大型車走西螺大橋的特例。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期間獲選為百大亮點。
1963年和1968年發行的第一套橫式新臺幣10元鈔票正面皆印有西螺大橋圖像。

2012年公路邦網站舉辦的網路票選中以1,057票獲選為臺灣公路八景之一[6]

在西螺端的橋頭,插有日本、中華民國及美國國旗,象徵該橋歷經了日治和戰後兩個時期、分別由這三國完成。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