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老楊照陽講溪湖歷史(4)
在溪湖訂根造夢 91.12.1.a77-1    *楊照陽 *(取材自網路)第二次世界大戰楊家子弟參戰記
來臺始祖正發以及來臺依親的眾族親,一向以農業為生,生活很貧乏困苦。當兵志願書
到了日據時代末年,漸漸的有楊家子弟出人頭地,有去日本拿醫學博士回來,做開業的醫生。
有一位在政界謀職,曾擔任第3屆縣議會的議長。有的往企業界發展,像xx 牛奶、x x客運,都是姓楊的宗親,經營很成功的企業;在司法方面,也有
擔任高等法院的庭長和撿察官。
而最普遍的現象,就是二次大戰的時候,台灣人莫名其妙變成侵略國的國民,
所有可用的物資和人員,都直接或間接被徵收去用。
被徵調做軍伕而正發派下,更可以以第5代楊(永字輩)平,妻陳引夫婦做為代表性。第6代,
就像楊寬(父楊平)他們家有5位兄弟,在徵召的年紀中,有3位年齡剛剛好,而他的三哥剛好結婚一個月,他祇好自告奮勇去代替做軍伕。而另一個名額,就是要徵召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每次日本警察來抓人的時候,都去躲在地下室,一直沒被發現。楊寬被徵調做軍伕,本來從高雄港坐船,要去新加坡的部隊報到,但是出港3點鐘,就被米軍的魚雷打中,祇好將船開到香港去維護;一個月後,第2次出港要去新加坡、馬來亞報到,又遇到米軍的潛水艇,祇好將船開到馬尼拉,後來部隊就停留在那裏,...他在做機場的保固工作,用很原始的方法,用木椿將跑道打平,在每次被米軍轟炸以後。那個時後,太平洋戰爭線,已經延長到珍珠港,日本帝國的支持力減弱,但是為了縮短戰爭時間,祇好擴大戰場,相
對的人力和物力,就要加倍投入,而他們維護機場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馬尼拉
港口,外面的那個「口雷希多魯Colehidol」島。
日本帝國用最強悍的九州兵,那是高麗民族在日本帝國定居的僑民,去攻打半年沒成功,因為整個島都是斜的山坡,日軍每次用2000人跟3艘軍艦攻打,連續3 批次都失敗。到第4批次,就用臺灣的高砂義勇軍(特攻隊),雖然攻上日本帝國認為那個島,沒有攻佔下來,不能算是完全佔領菲律賓,因為那個
島是米軍的潛艇基地,也是彈藥製造廠之一。裏面地下堡壘化,可以自給自主,地下電車也有,是米國利用25萬菲律賓囚犯建造的。島嶼,讓日軍知道該島的陸上和地下秘密通道。但是那次高砂義勇軍,3000人揹負重任攻上山頭去,最後存活12人,剛好也有備齊全,食品工廠、舞廳等都有,日帝佔領後,一樣繼續生產武器,供應日軍使用。戰爭進入尾聲,是在楊寬當軍伕的第2年,米軍到處發動反攻支援作戰,而日帝戰線拉長,補給不繼而漸漸中斷,跟隨著空軍被打垮,連從馬來半島被趕到新加坡,被迫簽下無條件投降的英(國王)
軍,也開始從印度反攻。而太平洋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從百戰百敗梟雄,轉為
功臣大將,開始以大吃小、以大軍團攻小部隊的戰法,讓日本帝國的軍隊,陷
入人間地獄,除了橫屍遍野外,過著饑寒交迫的叢林流亡生活。當太平洋盟軍
攻克馬尼拉以後,楊寬所屬分隊,敗戰撤退進入叢林,所有的補給中斷、訊息
中斷。食物和彈藥的取得,完全靠晚上偷襲米軍部隊,所以他們的武器,都從
舊式單發步槍,改為進步的連發衝鋒槍,一次可以射擊25發至50發。當時他們雖然陷入絕境,但還是認為日本天皇的軍隊,一定會獲得最後的勝利。所以
米軍空投的傳單,有說日軍到處吃敗仗,日軍饑餓到吃被射殺而死的人肉,連「雷包爾」、「瓜達卡納爾」戰線都已經繳械投降等,他們雖然有看到,卻是不相信。有一次,一個日本中尉,因為每次攻擊米軍時,都違反日帝軍令,就是每次攻擊敵人,必需軍官帶頭衝峰陷陣。但是,他每次躲在後面,叫臺灣
人先進攻,然後將功勞歸給自己。後來楊寬他們忍無可忍,就聯合十幾個臺灣
人,在一次攻擊進行中,將那位中尉射殺。而後人員傷亡愈來愈多,漸漸沒有
攻擊那些看不起眼的米軍的能力,而無法取得食物。後來改吃椰子的核仁肉、
汁和射殺野牛、白色脖子的烏鴉,過著驚慌而且隨時面臨死亡的日子。後來米
國空軍的傳單保證,天皇已經無條件投降,祇要他們走出叢林來投降,會獲得
和米軍一樣的待遇。他們走頭無路,祇好出來投降,當時的俘虜營,臺灣人比
率佔9成,日本人佔1成四邊用鐵絲網圍起來,再連接電源,防止暴動和逃亡。在食物方面,已經可以吃以吃到三明治,管理俘虜的方法,完全比照日內瓦國
際公約。終戰後隔一年(1946年)盟軍指派七艘運輸艦,去菲律賓載臺灣人回臺灣。當他們從高雄港上岸後,所有的隨身設備,包括軍服、軍票(日元券)水壺、毛毯、救護藥包等,全部被國民政府沒收。又叫他們寫信回家,要家人
寄錢來買車票回家。那天晚上,他們就在港區司令部暴動,因為是盟軍接回來,
所以外來政府不敢集體屠殺,隔日再退回軍票、軍服等隨身設備,再出證明書
免費坐火車,坐5點鐘回員林,再轉搭車回溪湖。當時12個夥伴去成功嶺報到,到那時存活3人,回歸家鄉。當了3年的日本軍伕,月領日幣145元,寄回家剛
好買了2甲地(1甲約2000元至3000元日幣),所以後來分家分了2甲地,他都笑說在實質上沒分到土地,是自已去賣命換來的。
下次推薦耆老楊照陽講溪湖歷史﹙5﹚
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編輯製作






